公司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公司新闻 > 居延安:格 论
最新文章

New Articles

共生思想理论前沿

THE THEORY

居延安:格 论

发布时间:2021/10/24 公司新闻 浏览次数:920

 

格 论

 

居延安

 

编者按:美国中央康州大学终身教授居延安作《格論》,真可谓佳构妙篇!!!

 

其结尾以一句英语总结道:“Framing is limiting while frame breaking is emancipating!”格格在心,又格格不入,以有限入无限,方为解放。

 

格者,位也,正也,統也,局也,同也,参照谱系、圭臬是也。不一而足。

 

趋同存异,而設局为格。格局有大有小,视存异多寡为而定,存异多者为大同,存异寡者为小同。大同、小同,皆可能产生具有一定排他(含她、牠、它、祂)性的共同体。

 

大同小同仍然存乎一心(mind),又桎梏于心,貌似整體统一,实則分殊排异。然,心不死,必继反之,而超越之。于是,从无到有的生命组织形态——存同求异,存同尊异的共生体诞生了。

 

因为,心本自具足而无量、无限,必也自组織破格求异,破格为解,求异為放。

 

既如是,只要不明枪执求同灭异,上帝就不会死,作者并未死,读者当然也不会死,只是向死生,向异而和实生物!尼采不是宣称“上帝死了”吗?为何他又要召来一个扎拉图斯特拉呢?终究是狂放却彻底不了啊!呵呵。

 

是故,深化认知(文殊)扩充愿行(普贤),尽善尽美的爱(基督),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務、了生死,皆在其中。

 

解而放之,和實生异,生生之德、位位之道,伯阳父、老子、孔丘、庄周、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耶蘇、奧古斯丁、陸九渊、马丁路德、王陽明、尼采、伯格森、海德格尔、怀特海、伽达默尔、利奧塔、埃隆马斯克⋯⋯皆承此心路(mindedness)狂奔,而又階段性诗意棲息。

 

人类一部哲学史,即为从整体統一之求同存异,到关系過程之存同求异乃至尊异,而追寻可能世界的间道共生臻美史!

 

以上冒昧习而释之,望居兄多多擔待。

 

钱  宏

2021年10月23日于Vancouver

 

 

居延安(美国中央康州大学终身教授)、钱宏(全球共生研究院院长)、宋怀强(鉴真和尚、弘一法师、屈原扮演者)、杨小东(上海戏剧学院导演)2014年8月4日相逢于上海,讨论居延安新鼓剧《屈原》

 

这几年一直在玩味“格物致知”这一核心儒学价值,我觉得理解“格”字,是理解这一核心价值的关键。格物致知四字出自《大学》,自汉以降,历代大儒多有注释,尽管一脉相承,但还是众说不一。东汉的郑玄,北宋的司马光和程颐,南宋的朱熹和陆九渊,明代的王阳明和王艮,清代的印光法师,还有别的许多儒学家,一一留下了可资研究的精到阐述,说法不一大多落在了那个“格”字。早期的大儒都把“格”解为“格者,来也,去也”。程颐以为,格还有穷尽的意思。朱熹说:“格,至也,物,犹事也。” 王阳明从心学角度给出了他的界定:“格者正也,正者,为善之谓也。” 对王阳明而言,为善去恶就是格物。无疑地那是心学的格物,唯心多于唯物。明代哲学家、王阳明心学泰州学派创立者王艮把那个“格”字说得更近今人的话语习惯,说“格为格式之格,方正则成格”。现代汉语由格字组成的词语有风格,人格,品格,定格,破格,格调,格式,四字成语有不拘一格,别具一格,格格不入,格杀勿论等等。

 

格,在现代汉语的语境里,常读作标准,尺度,规范,规矩,法理,法规,秩序等常用词。推开古人受到历史制约的各种解释,格物致知,用现代人读得懂的话来说,就是用一定的标准、尺度或规范来探究审视万事万物,以获取知识和对事理物理的感悟。格,用小学生都懂的话来举例,就是写字要用格子本,一字一格,那字必须写在格子里,端端正正干干净净,规规矩矩恭恭敬敬,小心翼翼不可出格,出格要打手心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儒学的最高价值就是一个字:格。极而言之,儒学就是格学、序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尊卑有序,格格相扣。中外古今,国家和社会,村落和家庭,其关系和秩序的维系都用了二“格”,一格为法律,一格为道德。人类文明史的千年古道,一直用这两个格来铺设和不断匡正的。

 

汉字也是格,一字一格。其他文字一样,无论是象形的还是拼音的,都是格。老子第一章就有“名可名,非常名”之说,意思是万事万物,包括人,一旦被命名,名就成了定格,就被框住了。英语上帝叫God,高大上的God自从三个字母组合一起的那天起,就把天主基督伊斯兰教徒们扔进了一个无比巨大的“格”,教会中的兄弟姐妹们和上帝自己,不知不觉地被框住了。God也无奈,这三个字母怎能说尽上帝的至高无上、至尊无二、至善至美。

 

同样道理,书法之谓书法,法者格也,书一有法,书法只能一代不如一代了。书家说书法无法,书法立刻变得新人辈出精彩纷呈了。魏晋以降,王羲之成了千年书法之格,我喜欢米芾,米芾的格把我压得不敢再写字了。唐宋八大家,韩、柳、曽、王、欧阳,再加上三苏,八大家八大格啊,有了这八大格,之后的散文家只得步其尘不可出其右?中国画的山水似乎永远超越不了山山水水,山有山格,水有水律。多少大名鼎鼎的山水画家,在他们的画中,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鸟。你看那山那水那鸟,看着看着,山隐去了,水流干了,鸟飞走了,剩下的是没有灵动、没有美感的格格皆入、千篇一律。

 

但是,世上怎么可以无格呢?格物致知,不格物何以获得知识?不格物何以参悟人生?然而,有了格,世上万事万物,包括人,又一一被匡正了,失去的是自由和对现存秩序和规范哪怕是颤颤兢兢的挑战。失去了自由和向现实世界的挑战,何以获得新的知识?何以参悟变化中的人生?格,成了世上最大的悖论。

 

有儒学,必有老庄。从某意义上说,儒学生成了道学。老子是破“格”的先贤和旗手,庄子从一开始就对儒家出言不逊,说“万物一府,死生同状”,不分尊卑,不分贫富,不分男女,从哲学上大不敬地模糊了儒家的“格”局。释迦穆尼和李叔同被挤在儒、道之间,可谓格格在心又格格不入。

 

对“格”的思考,让我又一次地回到豪泽尔的怀抱,与他一起挣脱“格”的分割性束缚,去寻找万物的整体性、生活的整体性。它们在哪里?豪泽尔在他的《艺术社会学》开卷第一段劈头写下了这样几句话:“所谓生活的整体性,指的是人的全部存在和感觉,包括他所有的意向、志趣和追求。在整个人类活动中,这种整体性将遇到两次,一次在杂色斑驳、混混沌沌、不可分割的日常生活中,一次就在艺术中。”我们的日常生活,始终受累于,同时又抵制、反抗着规范、价值和道德强加给生活的大小格格。是的,致知须以格物为前提,但通过格物而获取的知识和感悟又束缚捆绑了自己。豪泽尔说,在所有的意识活动中,艺术是唯一从一开始就反对抽象和概括的意识活动,艺术总是力图成为直觉、感受、印象和具体经验的对象。艺术家的最大痛苦在于,一方面要遵守习俗和规范,必须格物致知,另一方面又必须超越规范,超越具象,超越历史为艺术设定的各种审美格式。

 

世界是个格,国家是个格,大小社会都是格,万千家庭万千格,芸芸众生,生生死死都是格。我上下里外一身是格。无格不成书,无格不成画,无格哪有天地?无格何来阴阳?

 

说句调侃话,世上的格格并非只有赵薇演过,我们全演过,真的假的,一流的三流的。是人都演格格。这世界什么都缺,唯独格格遍地皆是。

 

茫茫宇宙,是格的天罗地网。中国的格格大半是儒学生的,部分是佛学的后代(弘一法师是他们的校长)。儒学是现世格学,佛学是来世格学,道学有道、德两格,讲的却是超格、破格的,即如何超、破一切违背自然规律的格,最终成为超度儒学和佛学万千小格的自然格学。

 

慢慢地,这篇小文的主旨被引了出来:格物致知只说了一半的道理,另一半应该是破格开智。

 

老子作为破“格”先贤和旗手,他的五千言是中国献给人类的最高智慧,但《道德经》是开放的,破格的,它开启的智慧把人类引向了认识宇宙的道路。老子不是神,老子很普通,老子甚至不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康德和黑格尔意义上的哲学家,老子八十一章只是对道、天、地、人作出了破“格”的、无比美丽的猜想。对破格精神、超越精神,东方的、西方的大哲学家都有过各自的精妙感悟和阐述,中国有老庄,佛教别宗禅学在精神上虚无缥缈,也是破“格”的,极具开智性。我们来聊几句西方的开智哲人,浏览一下他们超越、破格精神的奇妙风光,看看东西方智慧的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都知道,古希腊哲人的超越意识,他们对神的美丽遐想,是惊人的,如赫克拉里特关于人不可二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的名言,如普罗提诺提出的“太一”绝对完美论。中世纪的奥古斯丁以为美可以超越感官形象,表现出上帝(也即太一)的无限美好。近代的大哲学家康德谈论了两种美,一为纯粹美,一为依附于审美标准的依附美。康德以为美不存在于客观的丈量,美是没有定格的,审美无常格,美在人的心中,在人的不断变换着的自我审美意识中。黑格尔有他著名的“主观精神、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的三阶段论。主观精神是人的主体欲望、目的和精神追求的总和,这种追求会受到各种“格”的纠缠,是一种有限的精神。客观精神是对客观世界(如国家,如社会)设立的制度和伦理,即各种“格”的总体概括,也是一种有限的精神。只有绝对精神(主观精神和客观精神的相加)才是对包括审美活动在内的所有意识活动的解放,以趋向无限的思维,达到无限的超越性。黑格尔是在说,人,只能在思维中,在思想、概念的生发和想象中,接近和达到绝对精神。(顺便补上一句,我对黑格尔“绝对精神”概念的成立始终感到纳闷,因为思维离开了语言,就像鸟没了翅膀,不能飞的。语言既解放了意识活动,同时又制约了人的整个思维过程,有限的语言不可能帮人实现无限的思维。绝对精神,像绝对真理一样,可以接近,不可企及)。

 

哲学家都是夸张的,西方最为夸张的哲学家大概就是尼采了。尼采是个极具勇气和超越、破格精神的哲学家。他高呼“上帝死了”,让人听得毛骨悚然。他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我从不唱歌,从不跳舞,不是枉活了一世?我仍然喜欢尼采,因为尼采对道德和宗教的批判,对虚伪,对传统,对各种“格”的狂轰滥炸,起到了振聋发聩、唤醒良知的警世作用。我来夸张一句,尼采是天下最伟大的破“格”开智的西方哲人。

 

这篇短文到此该收尾了。格论,口气那么大,那是吓唬你的,还带着些许自嘲。格论,格论,我的中心观点是:

 

Framing is limiting while frame-breaking is emancipating.

 

(二稿,2017年6月20日于长岛)

 

《SYMBIOSISM·共生》电子书的链接地址, 在Amazon Books 搜索书名:Symbiosism 共生

 

https://www.amazon.com/s?k=Symbiosism+%E5%85%B1%E7%94%9F&i=stripbooks-intl-ship&ref=nb_sb_noss

您好!请登录

点击取消回复

已有1评论

  • 回复

    《不薄今人爱古人》

    ——关于《破格向善》的补充资料

    延安兄好!

    疼醒了,重读您的《格论》。

    《格论》云:“儒学是现世格学,佛学是来世格学,道学有道、德两格,讲的却是超格、破格的,即如何超、破一切违背自然规律的格,最终成为超度儒学和佛学万千小格的自然格学。”

    胡思乱想,联想。

    殷海光讲:一般人谈到中国文化就动辄说:中国文化是静态的,中庸的,和平的,伦理的……一个个格子式的观念往里套,自己很安然地躲进思想的囚牢里。我们的思想范围要像探照灯一样,耀射到每一角落里,不拘限于一个角落里(《春蚕吐丝:殷海光最后的话语》)。

    殷海光强调,中国文化不是进化而是演化,治学不是反抗而是超越。这里,殷海光冲破“一个个格子”的囚牢,与您超度“万千小格”有异曲同工之妙。

    任先正兄点评《破格向善》:“升格就是升维,升格就是脱愚,升格就是脱胎換骨,涅槃重生。”这里说的维度,实际上已经是信仰的维度了。这时,如舍斯托夫所说,就“需要一个信仰的飞跃”了(舍斯托夫:《唯凭信仰——古希腊及中世纪哲学•路德与教会》)。也就是说,要想实现破格向善,就必须有信仰维度的飞跃。

    读柏克《法国革命的反思录》:“一个国家若没有改变的能力,也就不会有保守的能力。没有这种能力,它将不免冒着一种危险:即失去其体制中它所最想保存的部分。”
    您的“破格向善”,其实也是一种温润如玉的保守主义。“创新”和“保守”不是势不两立,孔子说三代之礼虽相因而都各有损益,有因有革乃是常态;强调传统的朱熹又特别欣赏张载的“濯去旧见,以来新意”;清代学人恽敬写《三代因革论》,等等。

    问到深处是语言。殷海光说,保存原有文化的程序可能是revitalization
    movement。利奥塔认为,“重写现代性”(rewriting modernity)比 “后现代性”“后现代主义”“后现代”更适宜,将前缀post(后)换成了re(重),从句法运用上讲,用前缀去修饰动词“写”,而不是修饰名词“现代性”。 与现代性相对的最恰当的不是后现代,而是古典时代。古典时代包括了一个时间状态,将未到来的与消逝的、未来与过去聚合在一起,在同样的意义的统一体中构成了生命的全部。
    以您钟爱的书法为例,您写的每一个字的每一笔每一划,是古典的,现代的,也是未来的,都走在“破格向善”的路上。
    杜甫说的“不薄今人爱古人”,应该就是这个意思吧。
    一时的杂感联想,供兄参考。
    秋凉花黄,添衣裳,少思量。

    玉兴2021-9-19


    2021年10月24日上午8:50

购物盒子

igs002@symbiosism.com.cn

周一8:00至周五17:00,可以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