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Articles
- 川普新政Trump’s New Deal——共生经济学... 2024/11/15
川普新政Trump's New Deal ——共生经济学:成本效率、游戏规则、资孞创价及时空意间 钱 宏Archer Hong Qia...
- 吾亦有忧 ——致美国第47任当选总统川普先生的... 2024/11/13
吾亦有忧 ——致美国第47任当选总统川普先生的公开信 “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马太福...
- 宏观故园之“自个儿的事”! 2024/11/11
宏观故园之“自个儿的事”! 钱 宏(Archer Hong Qian) 2024美国四年一次的大选已尘埃落定,中...
- The Big Vision, Big Mission, and Great Wisdom 2024/11/10
The Big Vision, Big Mission, and Great Wisdom— Written on the Day of Trump’s Election as the 47th U.S. President ...
共生思想理论前沿
THE THEORY
- 关于中文“共生”翻译及对应的人、事、物之说明
关于中文“共生”翻译及对应的人、事、物之说明 ——Symbiosism:Charles Thomas Taylor &Qian hong又一次量子缠绕...
查看详细说明
Speech
- 三大自组织货币的共生格局——宏观世界之数字货币 2021/07/08
三大自组织货币的共生格局 ——宏观世界之数字货币 钱 宏 The Institute for Global Symbiosism(...
- 新汉字yǜ的释义 2019/11/16
语从金音玉(Yǜ):金口玉言,一诺千金,性人诚恳、执信; &n...
- 钱宏:中国的真实经验与未来走向(凤凰博报专... 2019/11/16
点击播放 中国的真实经验与未来走向《凤凰博报》专访钱宏主持人:...
钱 宏:如何面对“终极的免费午餐”?——《共生经济学》自序
发布时间:2023/10/18 公司新闻 浏览次数:229
如何面对“终极的免费午餐”?
——《共生经济学》自序
钱 宏
在《时间简史》中,霍金转述了宇宙学中暴胀模型的创立者Alan Guth教授的“终极的免费午餐(Ultimate free lunch)”观点,其意在强调:地球的存在不需要以人类为条件,人类如何自处?
我们当代人,需要重新面对:“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在《国富论》的“序论与全书设计”中,亚当·斯密把劳动自由、资本性质、政策偏好、国民收入、国家税赋和举债,以及所谓“投资、消费、贸易”三架马车,几乎所有后世经济学们关注的问题,都涉及到了。
这样,从斯密之前的William Petty、François Quesnay,到斯密之后的Thomas robert malthus、Jean-Baptiste Say、David Ricardo、Friedrich List、John Stuart Mill、Karl Marx、Alfred Marshall、Joseph Aros Schumpeter、Simon Kuznets、John Maynard Keynes、Hayek、Paul Samuelson、Theodore William Schultz、Milton Friedman、Joseph Stiglitz、Gregory Mankiw……名单很长很长,可也只是把这些问题细化或工具化且复杂化了,以至于凯恩斯在《通论》的自序中,不能不声明“以如此复杂的方式所表达的思想却是很简单”“困难之处并不在于新思想,而在于旧学说……对于我們這些大多數受其哺育而成长起來的人而论,已經深入到我們头脑中的每一个角落。”
我十分理解凯恩斯满怀温情与敬意的创作苦衷,从奥卡姆到哥德尔,从牛顿到爱因斯坦,从特斯拉到马斯克,哪一方面的思想原创者,不追求简洁明了的美?
然而,先辈们辛苦劳作的伟大奉献,往往象一座座峻峭的山峰,让“受其哺育成长”的我们,登高望远,有时又简直是一个个梦魇,压在我们的心上。每一个后世的经济学创作者,要么从某个边边角角拾起点什么,享用终身,要么孤灯寂寂沉潜其“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中,一探究竟,以期拨云见日,吾道一以贯之,向善臻美。
何为美?创作雕塑《大卫》的米开朗基罗有言:“美就是净化过剩的过程。”这句话,同样适合经济学的创作。“净化过剩的”,说的是将多余的部分去掉,让被遮蔽的美显现出来。这是一个由繁而简,又由简而捷的过程。
由亚当斯密开源的主流经济学,确立了單純“理性经济人”思維方式,本可以简洁为一句便捷的谚语:“没有免费的午餐”(There ain’t no such thing as a free lunch,TANSTAAFL)。但主流经济学家们却对这个问题,赋予了太多的包装,既没有深耕其丰富的内涵,却囿于其阈值之中,一步步走向其临界点,终致“自闭”于“亭子间”的自我“建模迷恋”,让经济院校的学生们忍无可忍。
怎么办?
首先,这里有一个个人与组织的权重关系问题,时代的变迁日益显现“个人社会角色多样化与组织平台角色专一化趋势”。翻译家兼历史学家何兆武说,“个人的独创能力实际上才是真正的第一生产力”,经济活动充满创造性,不可能只是单纯“理性经济人”的活动,主流经济学将关注点集中于“理性经济人”,显得过于偏颇。“个人的独创能力”有着丰富的内涵,这“个人”,就是共生经济学定义的“仨自组织人”(Triple Self-Organising Man (entity))。
相对而言,共生经济学仨自组织人,拓展了经济学的适用范围,更加切近当代政治经济组织行为的目的性——一切为了你我他身心灵健康(All for You,Me and Others’Health in Body, Mind and Soul(Spirit)),就是说,经济学必须直接诉诸生命的自由尊严、理性道德、快乐幸福。
共生经济学并不是要推翻主流经济学的巨大成果。正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是推翻了牛顿力学体系,而是明确了牛顿力学体系的适用范围。即牛顿力学体系是适用于物体相对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的情况,而物体相对运动速度在接近光速时,牛顿力学体系便不再适用。
让我们回到经济学既要告诉你“没有免费午餐”(TANSTAAFL),同时又教你如何获得“终极的免费午餐”(Ultimate free lunch,UFL)的问题。
仨自组织人,对待“TANSTAAFL”和“UFL”的行为方式,可谓“分而治之,统而观之”,是“镜”的观照、是“灯”的关爱,因而同时有这样三个选项:
政治自组织人(角色):“是不是免费的午餐(Is It a Free Lunch)?”比如,不与弱者争利,以激发“存同尊异,间道竞合”的智慧。
经济自组织人(角色):“有没有免费的午餐(Is There Any Free Lunch)?”比如,总以降本赋能、更优质服务(产品)换取收益,坚守或创新生活方式。
文化自组织人(角色):“要不要免费的午餐(Do You Want a Free Lunch)?”比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始终葆有组织行为(经营、科技、人文)健康发展的方向感、安全感、幸福感。
这样,共生经济学“仨自组织人”假设,就把人们生命活动的组织行为(企业、政府、社区的利益、道义、秩序)诉求,在源头上整合,共生一体,不再分离。就是说,仨自组织人不再需要在诸如“企业文化”“股东利益”“社会责任”上作外在的尴尬选择。
举个例子。人类经济活动,不可避免的存在“熵”的作用,包括熵增和熵减。熵增“会让个人、家庭、企业、社区、国家、环境走下坡路,让人衰老”,解决熵增效应的办法和出路,是输入负熵以“降本赋能”,实现“熵减效应”。例如燃油车碳排放,是够成地球熵增效应的重要原因,因而通过科技创新,专利公开普及电动车,整体改变人类社会的第一驱动力,是实现熵减的重要路径。早在2014年伊隆·马斯克就在特斯拉官网发表了一篇名为《我们所有的专利属于你》的文章,表示为推动电动汽车技术发展,特斯拉将开放所有专利,任何人出于善意想要使用特斯拉的技术,都将被允许。他宣称特斯拉的首要目标是,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对于地球和人类来说,这是非常大的好事!”。马斯克说到做到,降本赋能,分享创新的“免费午餐”,带动了全球电动车行业以更优质服务(产品)换取收益。请注意,这里的收益,不仅是企业边际效益递增的利润,而且是你我他全生态生活方式的健康改变。
马斯克团队降本赋能所做的,已然是超市场(看不见的手)、超政府(看得见的手)、超社会和超国际(掰腕子的手或挽一起的手)的正负经济外部性——成为典型的健康黄金率“仨自组织人”行为方式。
因此,共生经济学提出的共生权范式,将亚当斯密经济学关注的“效率与公平”、凯恩斯经济学关注的“供给与需求”、熊彼得经济学关注的“创新与内卷”三大关系,归结为综合“成本与收益”问题,并基于生命現象界第一定律——“熵增-熵減-熵旋定律”开放赋能放能吸能赎福共生(Symbiosism by Redeeming Blessings),及其GDE价值参量,引出“健康黄金率”,导出包括“社区经济、市场经济、政府经济”三大经济形态相互作用共襄生长转变在内的经济学八大转变……
献给读者朋友的这本小册子,取名《共生经济学:21世纪世界政治经济组织行为的因应之道》,是从这样的问题出发——即中国和世界各国进入21世纪的今天,之所以出现多重危机,从根本上看,是各自文化属性阈值(Cultural Attribute Threshold)使然。
Symbionomics(共生经济学)一词,由“共生论”(共生主义)Symbiosism和经济学economics组合而来,由三部分构成,一是词头“Sym”,意为“在一起”(together),已经有“社会”(society)的意味;二是中间的“bio”,意为“生物”及“有品位的生活方式”(style of life);三是后缀“nomics”,意为“经济学”(economics),和合而成英文Symbionomics来对译“共生经济学”。所以,共生经济学,这在其概念构词中已经注定了是“社会论”的,也是“经世济民”的,而且既是具有哲学意味,又能具体化为政策制度实践。
近代以来,中国数代精英一直追问“中国向何处去?”,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五四运动,从器物到制度,从制度到文化,但都是在“东西、左右、破立二元对立”的偏执思维中轮回。精英们,基本没有意识到“文化属性阈值”问题,包括作为制度第一因的信仰,比如宗法、自由、法治、科学、民主都有其单一或综合阈值。假如包括中国在内的“后发国家”能够达到这样的文化阈值,其“救国图存赶超”可谓是上道了,以中国的体量之大,赶上和超过英美是自然而然不值得大惊小怪的大概率事件!
然而,缺乏科技人文精神上的先发原创,即便法乎其上,成规模地Copy省下天量成本,获益也是仅得其中,何况被效法者并不会止步不前!只要看看1901年以来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归属,就不难发现,开创现代文明三杰的“尼德兰-英格兰-美利坚”,非但没有固步自封,而是在加速度发展。同时,以规则为基础导入普世“生命权、私产权、自由权三底线”的现代文明,也有其阈值,这就是人类的奢侈浪费和主权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已然显现出增长的极限、对抗的极限、垄断操纵的极限。
人类正在经由智慧之爱,到爱之智慧,由自然公义,到约定公义,由轴心时代,向共生时代的历史跃迁!
怎么办?走过“自然世”(Naturaropocene)的地球生灵,正遭遇着工商文明高昂成本的超主权、超地缘、超文明的“人类世”(Anthropocene)新问题。为了避免“第六次大灭绝”的命运降临,国际社会亟需直面当代问题的哲学对话,以全新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迈进“地球世”(Earthropocene)。
生命之源,共生一体。
共生经济学呼吁,大自然足够慷慨,提供了“终极免费午餐”(Ultimate free lunch),无需人类提供多余的努力,生命并不是通过争斗,而是通过恊作占据整个地球的(Life does not occupy the whole Earth by fighting, but by cooperation)。国际社会亟需进行反思:进入生态文明新世纪的人类,如何自创生活范式,回馈先贤,赢得尊严,善待他者,永续幸福,而非继续到现成的东西方自我中心主义中去寻找安身立命之所。
共生经济学,在寻求一个问题的答案:在战火中诞生的联合国,怎样为“永续和平-生态文明-全球共生”而存在?那么,从人本主义的我们,到地球公民:超越資本主義、民族主義和社會主義资源分配的专制(壟斷或操纵),走向你我他“生生不息”伙伴关系的共生范式,势在必行!
为了这个星球,普遍人权,永久和平,弱者自励,强者自律,愿你我他“存同尊异,间道竞合,开放赋能,赎福共生”,以甘于奉献的Passion、深见卓识的Vision、悲悯敞亮的Mission、超越时空的Expansion、义无反顾的Action五大品性,感觉变化,准备变化,参与变化……发起一項制订《全球共生公约》簽名活動。
时下正值诺奖公布周,顺便说一句,诺贝尔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设置诺奖时并未自闭于瑞典国,而是和Trust约定了诺奖得主及其在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和平、经济上的贡献,具有超主权、超地缘、超文明之“三超性”。
孞烎Archer Hong Qian
2023年10月10日晨于Richmond.BC.CANADA
文短意骇,高屋建瓴。
赞成!
2023年10月18日下午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