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公司新闻 > 共识与参与:取决于游戏规则和游戏价值
最新文章

New Articles

共生思想理论前沿

THE THEORY

共识与参与:取决于游戏规则和游戏价值

发布时间:2021/11/09 公司新闻 浏览次数:540

共识与参与:取决于游戏规则和游戏价值

 

——《共生词典》自序

 

錢   宏

 

按语:因写《中美各自“结构性改革条款”的原则与底线思维》说到“规则常和游戏原则”时,解释我为什么把“Rule constant sum games”中的games翻译成游戏,而不使用博弈,就想起2007年写《共生词典》序言中,专门讲到“games”对于人类的意义。

 

写作《共生词典》的动机,当时是作为《和解的年代:从共产主义到共生主义》和《一个民族的灵魂:从文化再造到中国再造》两本书的配套读物,三本书均由北京立品图书公司总裁黄明雨先生新手编辑,本来由新华出版社出版,而且三书的菲林都出来了,但最后黄先生决定把《和解》与《灵魂》两书的菲林交给香港新文化图书出版公司出版,而《共生词典》一书只有169个词条显得有些单薄,就先搁一搁,未想到,这一搁,就十几年过去了!

 

 

此外说明一点,就是《共生词典》中的大部分词条,2008-2010年曾经在凤凰网我的博客上连载(我曾是凤凰新媒体的首席评论员)。

 

 2019年6月12日晨

 

又及:今天从“共生:中美关系与全球治理”群里,看到澳大利亚朋友徐汉京转发金观涛2020年写的:《今日世界的种种危机,实质都是思想的危机》一文,很是感慨,我也曾作《背景主义:文化危机说到底是哲学危机》(1994。收录《一个民族的灵魂》2007)。

 

所以,我完全同意金先生标题所示的观点,因为我相信“人类的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而且,我更倾向于“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因而,所谓古代、近代、现代和未来的历史划分,都可以归结到当下人类的认知、愿行与关怀(包括终极关怀)的进行时中——即“当代性书写”。

 

我答应月底将北美一个学者论坛上的发言标题是《三S理论:格致,格调与共生》(2021年11月26日美西下午7~9点),我想表达的观点正是:

 

从人类文明演化看,一切历史,都是思行史,一切历史,又都是当代思行史。这里强调了人类思行演化的历时性和共时性双重存在。

 

我们将这种动态的双重存在,划分为三种状态,即:保守古典(Conservative classicality)、重写现代(Rewriting modernity)和书写当代(Writing contemporary)。于是,我们发现人类从轴心时代,到共生时代,分别对应着三大范式转移(The paradigm transfer),这就是:格致(Study world)、格调(Style)与共生(Symbiosism)。

 

从三大范式转移的过程中,人的思行——生命自组织力与外连接平衡力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要么是书写历史(思想创新),要么被历史书写(思想重复)!

 

书写历史,当然离不开语言和语言的文字载体,但更重要的是,你当下处于什么样的语境背景之中,所以,文字并不是思维的滤网,语境背后的规则约定与价值愿行——哲学才是思维的滤网,只有语境背后的哲学能够澄清和确定语言文字的“所指”和“能指”,帮助人们有效且有价值地形成共识和参与,书写自己的历史。

 

这里先把《共生词典》的序言,从电脑里把这个序言找出来,先飨读者诸君。

 

孞烎2021年10月8日于Vancouver

 

                             

 

 

很小的时候,听到一位老者说“人生是一场游戏”,说这话的是一个很普通的中国农民,而且,他这样说时,目光从我脸上转向了天空。

 

后来,看到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的报导,其中有一句话叫“联大压倒多数通过”很不理解,于是向一位从上海来的“牛鬼蛇神”请教。他告诉我“这是一种游戏规则”,是一种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联合国活动合法地位和权责的方式。再后来,当我接触到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时才明白,原来“游戏”(games)不是简单的娱乐的意思,它实际上涉及到人们的一切日常行为和心灵活动。从中国小孩子玩的“剪刀、石头、布”,到联合国、世界银行、WTO,从嫦娥奔月的遐想,到奥林匹克运动会(games),实际上都是那位普通中国农民说的游戏。“运动会”即英语的games,它不但含有游戏(中国正人君子的语境中多为娱乐)的意思,而且还有博弈、对策的意思。games的概念在西方各种语境中,不但历史悠久,同时也是一个很普通的概念。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可以看作一种游戏,而这种游戏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规则,规则的背后是心灵真实与真实心灵。

 

语言,我这里说的语言,包括以拼形、拼音、拼义文字符号为载体的一切语言形式。语言和国家一样,也是一种公器,任何个人和特殊人群不能垄断的公器。语言能够为所有人利用和服务,能够为这一些目的服务,也能够为那一些目的服务。语言也是一种契约,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定,语言的规则体现在人对语言的使用中。词语、话语、符号的意义,就在于它的使用,就是你在不同的使用环境(语境)当中,来确定它的意义。语境就是语言的规则约定与价值的践行方向。没有独立的抽象的脱离了语言使用语境及其背景的意义。当维特根斯坦说“哲学就是与理智的搏斗”时,他的意思是,哲学就是要对语言做出澄清(或滤网)。对语言做什么样的澄清?就是对语言的用法进行澄清。所以他的名言是:“哲学家的工作是要把日常语言的用法,从形而上学的天空拉回地面”。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中国人生来都是哲学家。因为,我们经常说“听话听声,锣鼓听音”,从来不会仅仅从字面上理解一句话的意义。当我们听到某句话的时候,我们就会想,说话的人一定是在用这句话来说其他的东西,我们会想,“他的潜台词(潜规则)是什么呢?”所以,当我们玩任何一种语言游戏,都一定要在这种语言环境及其背景当中,在语言使用当中来确定它的意义。

 

因此,所有的语言意义,都要放在一定的语言游戏当中来加以确定,同时,对个体而言,对未进入又将要进入某种语言环境的人们而言,这样的语言游戏规则实际上是在先形成的——话语语境。语境以背景的方式存在着,任何个体活动没有对语言背景的秉承、共识和参与,就无法确立自己在游戏中的角色,也就无法进入任何游戏状态,更不能确定游戏对于自己的价值。所以,我们每个人在玩游戏的时候,在进行语言游戏活动的时候,一定是在遵守已有的规则,但是,语言游戏的魅力不仅在于遵守已有规则的玩法,更在于游戏的参与方,会不断发现新生的玩法(用法),而已有规则也在这新生的玩法中经过一系列的博弈(拼博、协商、妥协、讨价还价)中不断臻于完善。

 

这依然是一个“从秉承者到在出者”的生命自组织过程。于是,新的思想范式和世界秩序亦由此开启(钱宏《我们从何而来:关于文化战略的哲学追问》,1994,刊童庆炳主编《大文化战略》,中国工商联出版社)。

 

语言游戏有没有界限?维特根斯坦说“我的语言的界限就是我的世界的界限”,我可说的东西恰恰说明是可以思想的,不能说的,恰恰是未能思想的。只要思想参与者不给自己设定思想的牢笼,在其可能性上,人类的语言游戏就可以无限畅玩儿!顺便说一句,在我由解构“哲学基本问题”而进入哲学与思维科学研究的1980年代,《走向未来丛书》的主事者们告诉我们“二十世纪是语言的世界”。特别是维特根斯坦死后,哲学家们将世界划分为形而上的无意义的句子和有意义的句子,又将“可由逻辑和语法确定真假的句子”交给数学家、逻辑学家、语言学家去分析,将“对世界进行描述的、具有经验意义的句子”交给科学家去分解,这就是完成二十世纪哲学革命的所谓“分析哲学”。于是,人类将自己定域在“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的广义经验范畴之内,不再关注生命(身心灵)意义和心灵真实(包括非经验)的价值哲学追寻,不问“如之何”?不睬“不可说”。于是,哲学追寻可能世界的本性被束缚在语言分析的“可说”(小叙事)与“不可说”(元叙事)的牢笼之中,以至量子力学家玻尔在门口挂上“哲学家止步,工作正在进行中”的牌子,霍金干脆接尼采的“上帝已死”之后宣布“哲学死了”。

 

其实,所谓不能说的非经验的或心灵真实的东西,仅仅是不能用逻辑语言表达的可能世界的东西,但是可以通过情感语言描述来显示。通过情感语言的描述,来显示未能表达的东西,从而感受和显现游戏对于参与游戏(游戏人生)者的价值。思想表达的逻辑边界与情感描述的语言界限相遇而共襄生活(Symbiosism),使人类一切游戏成为可能。最后,人们透过语言的界限,看到它背后人类思维表达的差异性,为了大家能够一起玩儿,使游戏可持续进行(发展),每一种游戏本身都先验地包含着游戏规则,当然,伽达默尔说了,游戏本身还必须具有价值,尤其是显示人类情感“存同求异”的审美价值,乃至“存同尊异”的臻美价值。

 

因此,不是哲学死了,21世纪的当代人类,恰恰是要回到哲学,将哲学从存在“信源失真与信道局限”的“语言分析”“话语控制”“大数据分析”和“系统思维”中解放出来,以追寻可能世界的共生思维,弥合包括拼形文字、拼音文字与拼义文字优劣之争在内的20世纪分析哲学带来的诸般分裂——包括语言分析在“事实认知”、“价值愿行”与“终极关怀”的脱节,“乌托邦”(Utopia)控制、“敌托邦”(Dystopia)冲动与“异托邦”(Heterotopia)创新的对立,政治民族主义集权、文化多元主义自由与全球公共生活的冲突。

 

所谓“一切从语言的改进开始”,就是从哲学上改进“语言的用法”和挖掘“语言的价值”开始。有了新的哲学语境——规则的约定和价值的践行(动物、 微生物未必没有),于是,任何人类新生的游戏活动——包括Symbioisism的生活方式、心联网AI(The Minds Networking)和星际旅行——都可以开始了。

 

亲爱的读者朋友,当您接触到我的新作《和解的年代:从共产主义到共生主义》和《一个民族的灵魂:从文化再造到中国再造》(香港新文化图书出版公司,2007)时,您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已经参与到作者的“语言游戏”当中。那么,为了游戏的公平透明,我特地撰写了这份《共生词典》供您参考,以表明一种哲学上的新的语境和范式已然开启。

 

我说“供您参考”的意思,除了抱着一份强烈“求友声”的心愿,还由于我学问不高而时间又非常仓促,它远不是一个完成式,所以,我诚挚地欢迎并邀请您同我一道来玩儿——这里的《共生词典》只是一块引玉之砖!

 

2007年11月11日于北京

金观涛:今日世界的种种危机,实质都是思想的危机

98

分享至

今日世界的种种危机

实质都是思想的危机

文:金观涛 编辑:

2020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贸易脱钩”的声音此起彼伏,新冠病毒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导致很多人失去了生命,还使世界进入了 “大封锁”状态,全球经济陷入前所未有的衰退之中。

正是在疫情期间,英国脱欧、“黑命贵”反歧视运动、美国新总统大选……都给世界带来了不确定性。其实,病毒本身并没有对人类的构成生死存亡的威胁,和历史上发生过的瘟疫相比,它绝不是最严重的。然而它对人类思想的冲击犹如滔天巨浪,并成为压垮当代世界秩序的最后一根稻草。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二十世纪初出现的第一波民族主义浪潮,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随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数十年的冷战。除了几千万人死亡,人类还饱受极权主义统治之苦。冷战后世界有了三十年的太平盛世,经济、科技有了惊人的发展。

在对二十世纪反思的过程中,人类重新审视现代性、民族国家、民主价值等问题,汲取了极权兴起的教训,这才有了第二次全球化。

然而,面对第二轮全球化暴露的问题,特别是面对当下动荡不安的世界,以往的社会与政治的哲学、治理与整合的经验,全都失效了。

社会撕裂、世界动荡的背后,是更深层次的危机:人类事物的公共性正在瓦解。借用福山的说法,“人类政治面临全面的困境,即便是在老牌的民主国家之间,也无法就最基本的事实达成一致”。

没有共同价值的全球经济共同体是不可持久的。第二次全球化的价值基础正在动摇。

即便明知道“共同底线的破裂,将会导致世界战争、文明毁灭”,人们的心态还是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十九世纪——二十世纪的惨痛教训,被白白浪费了。

▌根源:哲学已死

人类为何会走到今天这个困局?这要从人类的两场智力革命——科学革命、哲学革命——说起。

几个世纪来,科学呈加速度发展,颠覆性的科学革命相继发生。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产生后,很多人曾坚信还会发生新的科学革命,但100年多年过去了,这两根科学大厦的基石仍然牢不可破。

“科学革命为什么暂停了?科学革命的本质是什么?”20世纪的哲学家没能提出可靠的解释。

今天,新兴技术在各个领域快速普及和应用,我们却依旧缺乏对科学的宏观理解。我曾以生命科学的进展为例说明过这一点:今天,基因工程等新科技所引发的巨变无可阻挡,但是人对生命的宏观理解,都远远跟不上对生物细节知识的了解和操纵。

近几个世纪来,宗教伦理的公共权威日渐衰微,科学越发成为人类的新宗教。我们不能在宏观上理解“什么是科学”,技术主宰了整个科学领域。人类开始盲目自信可以扮演“造物主”的角色,结果就是科学被误用、滥用,乌托邦思潮必然再一次泛滥。

基因编辑婴儿“违背科学伦理、威胁人类安全”

被同行斥为“比纳粹的人工配种更恶劣”

而在政治社会领域,如果我们无法理解“全球化的价值基础是什么”,不清楚其背后的社会运行机制,那么我们如何才能避免民族主义悲剧的重演、人类文明的倒退呢?

思考科学技术的基础,并以现代社会价值的形式阐释,这本来就是哲学的任务。但是今日的哲学家,既无法解释社会问题,也不理解现代科技。可见,无论是在科学领域,还是政治社会领域,哲学家的任务都非常艰巨。

哲学的困境又是从何而来的呢?非常讽刺,哲学的困境居然是二十世纪哲学革命的结果。

千万年来,人类通过语言(即符号系统)把握世界,使用语言(符号)讨论哲学、真理和历史,但是,什么是符号?为什么人可以使用符号?讨论符号有怎样的价值?人类一直没有去思考,直到维特根斯坦掀起语言哲学的革命。

我们可以用如下比喻来说明哲学革命:鱼只有跃出水面才能观看自己生存的世界,同理,哲学革命就是跃出我们生活的语言环境,以旁观者的视角观察人类的语言和意识。

哲学的语言学转向是人类思想的一场伟大解放,它是与二十世纪科学革命同等重要的革命。维特根斯坦是公认的哲学天才。遗憾的是在他英年早逝之后,哲学被阉割了,哲学的创造性被束缚在了语言分析的牢笼之中。

维特根斯坦

正如卡尔纳普所说,哲学家的工作竟然只剩下了语言分析:一方面,将无意义的形而上学的句子分拣出来;另一方面,剩余的有意义的句子被分成两类:一是可由逻辑和语法确定真假的句子,二是对世界进行描述的、具有经验意义的句子,前者交给数学家、逻辑学家、语言学家分析,后者则交给科学家。 这样的分析看似精彩,却使得“真正的哲学”走向死亡:人文精神衰落,导致“人”的萎缩,人的理想也成为被嘲笑的对象。

今日人类思想退回十九世纪,表面看是新冠肺炎疫情所致。更深层的原因是,支撑第二轮全球化的信念基石脆弱不堪。

人类在科学、政治和哲学领域遭遇的困境看似并无关联,但三者背后其实有着共同的本质:真实心灵的丧失。

▌分裂:人心为何越来越假?

什么是真实的心灵?

长久以来,人一直是三种真实性的载体:

第一,事实(包括通过广义的技术感受到)的真实性。每个人时时刻刻面对外部世界,可区分对象是否真实并对其做出判断和反应;

第二,价值的真实性。主体每天面对自己,自己作为一个行动和价值的载体,存在着行动意义和价值的真实感,;

第三,终极关怀的真实性。人是面对死亡的存在,在意识到死亡不可避免时,主体会面对生命终极意义之拷问,会做出回答,并伴随有相应的思考和行动。

真实性是人类生存的条件,也是人类在科学、政治社会和哲学领域进行探索的认识论基石。在传统社会,上述三个层次的真实性是互相整合的。

所谓“现代”,就是起源于终极关怀(圣经信仰)和认知理性(现代科学)的二元分裂,从此互相整合的三种真实性开始分离,并在各自的展开中发展出对自身的理解。

在现代社会早期,三种互相分离的真实性还能勉强维系。但是随着三种真实性互相维系机制的消失,每一个都会在发展中趋于畸变,其结果是真实心灵的解体。这就是几个世纪以来思想危机愈演愈烈之根源。

思考的尼采

十九世纪末,尼采就提出了“上帝已死”。二十世纪道德相对主义日益兴起,道德被等同于追求利益,在政治社会领域,终极关怀开始退出社会(政教分离)。

当终极关怀和价值真实性不再存在时,科技和经济便成为人类唯一的目标。但是科学技术所依赖的事实真实性就能一直存在下去吗?道德与信仰缺失的社会,科技和经济能否持续地发展?

换言之,人在满足物质享受之后,就真的不再考虑生前死后的问题了吗?如此一来,争权夺利的人还有什么底线可言?中央权力和民族主义的膨胀,正缘于此。

进入二十一世纪,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虚拟真实(virtual reality)的扩张,使得客观真实也处于瓦解之中,我们极有可能要生活在一个真假不分的世界中。一个真假不分的世界必然是混沌、动荡的。有两个例子可以说明当今世界在真实性判断上的混乱。

2019年4月10日,全球多国科研人员在全球六地同步发布了人类历史上首张黑洞照片:来自距我们有5500万光年之遥的近邻巨椭圆星系M87的中心

第一个例子是关于“合理”的科学想象和“荒谬”的宗教事实。

2019年4月,全球多位科学家同时公布了黑洞的照片,这张照片是由二百多名科研人员历时十余年,从四大洲八个观测点“捕获”的视觉证据,证实了爱因斯坦100多年前广义相对论对黑洞的预见。

那么,我们看见的黑洞照片,是黑洞“真实”的形象吗?

根据以往的经验,照片上拍到的东西都是经验真实。但 “黑洞”在经验上是没有意义的,其真实性仅存在于数学符号的层面。科学家在拿出照片时,或许是知道这一点的。但我们在看黑洞照片时,混淆了数学真实和经验真实。

遵照同样的逻辑,请问:上帝真的存在吗?

根据二十世纪语言哲学,符号的真实性必须来自于经验,否则便无意义。这种意识已经深入人文、社会和宗教领域。数学是一种符号系统,自然语言是另一种符号系统,如果我们把上述例子换成自然语言的例子,人们很容易意识到混淆符号和经验是不妥的。

根据《圣经》,上帝是存在的。而在很多哲学家看来,上帝只是自然语言的一个符号,在阅读自然语言文本时,必须严格区分纯符号和代表经验对象的符号。前者不是真实的,后者才是真实的。

那么,为什么作为符号的黑洞是“真实”存在的,而同样作为符号的上帝却不存在呢?我无意探讨宗教问题,而是想借这个例子说明:这种二十世纪人们习以为常的思维模式,导致人类陷于了严重的精神分裂。

对于推崇科学的人,他们的上帝是数学,宁愿生活在高级文明创造的虚拟世界中;而在另一些人心中,宗教信仰无疑是真实的,它不受理性的约束,甚至是反理性的。如何认识符号和经验的关系?在什么情况下,符号可以嵌入经验世界?在什么情况下不能?没有一个哲学家可以做出回答。

另一个例子是所谓“用数据说话”。大数据真的能是我们更准确、深刻地洞察世界吗?

美国天普大学数学系教授保罗斯指出,看似精密的疫情数据,其实参考价值极低:1.基本资料的不确定,如死亡率和感染率,到底有多少人是因为疫情而死亡?大量未经检测就接受治疗的人,以及可能感染但没有症状的人都无法统计。2.医疗机构和媒体报导这些数据的方式可能带来的歪曲。比如某日某地新增病例数一夜增加了十倍,这可能仅仅是因为先前病毒检测数量不足。

这些统计数字最终带来的是社会日益加重的撕裂和恐惧。不同的大数据之间也经常不自洽。因为不同的大数据背后,隐藏着不同文化、制度和传染病互动的不同模式。另外,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不是数字能体现的,它是一种催化剂和显示器,暴露出社会观念的巨变。

上述例子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当真和假、经验和符号之间的界线日益模糊时,我们如何判断理论的对错或缺陷?如果说在人文和历史中根本不存在真实性,那历史的教训还有什么意义呢?

▌出路:寻回人的尊严

真实心灵的解体,是当今人类一切危机的总根源。

今天,我们身处繁华的物质文明,但反观人类的心灵,从来没有像今日这般贪图享受、缺乏勇气。人类的前途是暗淡的,我们将面临一个只有科技、没有文明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科技的发展也是没有方向的。

人文学者当下最急迫的任务,就是寻回人的尊严、重建人类的真实而宏大的心灵,这个心灵可以与我们的技术相匹配,但绝对不可能从技术本身、或从科学专业研究之中就能产生出来。

如何才能建立一个让人类有尊严的社会?答案很简单,实现却很难——让每一个人努力活出自己的尊严。

在宗教伦理式微的今天,如何使终极关怀、价值、事实三种真实性互相维系,还能使人成为这三种真实性的载体?这是时代对哲学家的期待,也是我提出的 “真实性哲学”:

第一, 汲取真实心灵丧失的历史教训。通过历史研究揭示真实心灵解体的逻辑。

正如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在科幻小说《基地》中所描绘的,文明可以倒退、科技可以被遗忘、现代人可能会生活在思想的黑暗中——即便这个丧失的过程是无法逆转的,但是汲取历史教训,至少可以让我们缩短这个“漫长的黑暗期”。

第二, 讨论现代社会真实心灵重建的可能性、方法论。

真实性存在着不同领域,但是每个领域的真实性都有经验和符号两个层次。

如科学真实(普遍可重复)、社会真实(对部分人可重复)和个人真实(对个人可重复);不同的领域不一定相交,真实性标准并不相同。实现不同真实性领域和层次的整合,就是去建立它们之间的拱桥。一旦一座座拱桥得以建立,我们就能找到三种真实性之间互相维系的结构。如果这一分析正确,在现代社会重建真实心灵是可能的。

例如,上文提到的“滥用大数据”,是真实性丧失的重要原因。但这并不是数学本身的问题。为什么每次科学革命,都必然伴随着数学的大发展?因为数学恰好是普遍可重复受控实验的自洽扩张结构的符号表达。

因此,我们应该适当合宜地运用数学。例如增加控制变量集,在此基础上做新的受控实验,并且这一新的受控实验也是普遍可重复的。

第三,从不同层面尝试去发现“二十一世纪的真实心灵”。

随着现代性的兴起,传统社会的终极关怀不可避免地消失,但从真实性的整体结构来看,和传统的终极关怀等价的追求并不是虚妄的,只是哲学家从来不曾探讨过真实性的整体结构,不知道它们的存在。

现代意义上的终极关怀或许可以重构,“基于自由意志”的现代终极关怀,或许可以和价值、事实的真实性整合,以构成现代人的真实心灵,从而为二十一世纪人类在科学、政治社会和哲学领域的探索,奠定新的基石。

上文从表面上看,金冠涛老师所表述的都是专业性极强的研究,但其内核都是指向八十年代启蒙时期尚未解决的大问题——直指当下批判精神和道德丧失的根本危机。

因为历史是可以被遗忘的,当社会矛盾激烈到一定的程度,如果丧失历史记忆和反思精神,人们就很容易满足那些提供片面而最简单答案的思想,这时就可能重犯历史错误。

在这变局时代,我们更应该庆幸有金观涛这样的学者,他们是时代潮流中的“石头”,“江流石不转”,走得远了,回望一下他们,可以重新校正自己的经纬度。

正如他对自己的一生这样描述:““我是20岁去北京,40岁到香港,60岁来台湾。”为此李强好书伴读强烈推荐金观涛,以及金观涛、刘青峰伉俪的著作,本本都很有启发。“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 三部;理解当前中国转型困难两部,即《观念史研究》《中国思想史十讲》;用系统演化论读懂西方现代历程,即《历史的巨镜》。

告别决定论的思维方式,从系统演化论的高度打通历史的关节,拥有一种一种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思维方式;了解中国的现代化历史路径,理解当前的转型困难。

您好!请登录

点击取消回复

已有2评论

  • 回复

    维特根斯坦说语言的边界即世界的边界,他要活在当下,让哲学回到生活。

    他说对了一半,事实只要是引入条件,边界是可以突破的,而且,人类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若干年:

    世界观引入参照系后,牛顿话语的边界,是绝对时空观;引入光速后,爱因斯坦的话语边界,就是相对时空观;引入量子观察者后,波尔海森堡们的话语边界,就是或然时空观;引入思想者后,Archer Hong的话语边界,是时空意间观⋯⋯

    所以,既不是天人合一,也不是天人相分,而是天人共生;既不是人我对抗,也不是人我同一,而是人我共生;既不是唯心主義,也不是唯物主義,而是心物共生!

    时空意间观发现:共生(Symbiosism)是生活常態,也是恒態。生態,生態,就是生之態,如何保持生之態?内外开放赋能,能量互信互动,是生命系统永葆青春活力的充要条件,也是衡量一个系统(个人、社会、政府、企业、家庭、集团、国家)生命力强弱的检验标准!

    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一切历史,都是心物能共生史,那么,將发生学(Genetics)、动力學(Dynamics)、恊和學(Synergy)融为一體的共生哲学-经济学(Symbionsomics),是当下IT-互联-AGI时代人类打通物理、生理、心理及科技人文、工程伦理、效率公平、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组织生态、逻辑历史(人神约定)的思想保障!


    2023年07月26日上午11:08
  • 回复

    根据“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存同尊异,间道共生”十六字箴言,我坚持将Synergy翻译为恊和學,而非协同学


    2023年07月26日上午11:08

购物盒子

igs002@symbiosism.com.cn

周一8:00至周五17:00,可以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