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文化 education-and-culture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与文化 > 共生意识驱动生活方式创新的典范 ——中国孩子到日本修学旅行的必要性
最新文章

New Articles

共生思想理论前沿

THE THEORY

共生意识驱动生活方式创新的典范 ——中国孩子到日本修学旅行的必要性

发布时间:2021/07/16 教育与文化 标签:教育浏览次数:480

共生意识驱动生活方式创新的典范

——中国孩子到日本修学旅行的必要性

 

钱 宏

全球共生研究院院长

Symbiosism Culture Think-Tank Foundation(CANADA)

 

 

东瀛恒讼山海经,如画空间安人心。

存同尊异天地宽,各谙其位自由行。

间道竞合共生美,游刃诺奖奥义明。

他日得缘再东渡,爱通乾坤思贯情!

 

这是我2019年3月17日与海滨一道回上海,在日本四国高松机场写下的几句感慨。

 

对日本,我一直奉劝国人,不要写“日本失去的二十年”这种自欺欺人而缺乏基本历史感的文章!而我收入《中国:共生崛起》(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一书的第一篇文章即是《减速,设若“保5连续十年,天不会掉下来”,中国最应当做什么?》,我们亟需“全面补好工商文明的课,稳健走上生態文明的路;对内实现全社会大和解,对外树立魅力大国风范”。

 

如果说,1980年代的中国,需要日本的技术、管理和资本;那么,经过近四十年“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高速发展,21世纪第二三个十年的中国人,更需要日本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身心灵和恊共生的经验方法(特别是教育、医疗和康养)。

 

所以我深信:强化中日两国社会及地方政府之间的交往沟通互动互助,特别是组织中国孩子、家长和教师们到日本修学旅行,将为“人类未来生活方式创新和再选择”,提供宝贵的范式镜鉴!

 

日本有样东西,特别值得中国孩子深入感受、了解和探究。这就是:日本人基于“自然共生”意识驱动物际、人际、代际各谙其位间道竞合创新的生活方式。

 

在日本,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已然将“天人共生、人我共生、心物共生”的观念,化作每一个人的真诚行动。独特的地理环境及宗教信仰,造就了日本人相信万物有灵和人神相通的自然观,他们将自我投入自然之中,又将自然吸收到自我之中,再反馈给自然。

 

当然,由于日本是一个四面朝海的岛国,特别是资源稀缺,也会造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甚至国际关系的紧张,这种紧张又会造成自卑和自我膨胀心理。明治维新实行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之时,虽然共生概念,可追溯到二宫尊德(1787-1856)的“一圆融合”及其旨在限制武士,解放农工商的“报德社运动”,继而椎尾辨匡(1876-1971)在大正11年(1922年)于鎌仓光明寺,主办共生会肇始的“共生运动”,但是,当日本国内关系稍稍理顺之际,共生理念却毁于号称“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不求连城璧,但求杀人剑”推行对外扩张主义的伊滕博文,及后来崛起的日本军方臭名昭著的“大东亚共荣圈”。

 

顺便说一句,“共荣”(Comprosperity)是一种外部植入的成功学意义上的政治诉求,结果就是以“共存共荣”为幌子,建立一个以多关联方(如当时东亚诸国)中最强势的一方(如当时的日本)为代表和主宰的具有鲜明排他性的共同体(Community)。而“共生”(Symbiosism),则是人类社会内生不息的生命自组织力与外连接平衡力,是人与自然、他者相处自然而然采取“存同尊异,间道竞合”的具有我约束机制的共生体(Symbionet)。

 

所以,太平洋战争与中国抗日战争结束后的五六十年,特别是新世纪之交以来,日本宗教界及学界、艺术界开始共生回归。涌现了一批研究、传播共生理念的人士,据曾经留学日本的卞崇道先生《融合与共生——东亚视域中的日本哲学》一书介绍,如水谷幸正、黑川纪章、尾关周二、井上达夫、佐滕将之等,分别从生命哲学、文化圣域(多样性)、共同生存、竞争性、荀子理想国家等方面切入,对共生的概念进行了多重复调式梳理论证。共生,不仅成为日本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出现了许多共生学的应用案例、场景和推广共生的机构组织。可谓如火如荼,蔚然大观,十分可贵。

 

尤其是日本精英对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了更为深邃的反思。动漫大师宫崎骏1997年推出的一部动画电影《幽灵公主》,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影片不拘泥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而是从人与自然之间无从化解的天然矛盾这一意识出发,将人与人、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人类追求生存与幸福的本能,是与自然中其它种族冲突的来源,尤其是在人类开始掌握了更高的科学技术以后,通过人类自身的生存角度,探寻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身是否能够真正实现共生这一终极命题。《幽灵公主》中,阿席达卡为了协调人与自然两方和平共处,在人神之间周旋,但最终悲剧性的结局,依然是人神大战两败俱伤。然而,悲剧对人心灵的震撼,正来自“将美丽的东西撕毁给人看”激发的审美力量,催人反思——不管人与自然共生的问题能否得到解决,作为当今人类首要的问题被提了出来——影片最后麒麟兽神的死亡,竟能令万物得以重生,人们也得以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于是,阿席达卡对桑说:“我们要一齐活下去!”一如英语谚语live and let live所言,再次重申了全剧的主题。

 

日本是一个山、海绵延风光旖旎而资源不足的岛国。山,意味着森林,海,意味着生命诞生地——森林和大海就是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被海围绕的森林,郁郁葱葱,海水和水生植物提供给森林丰富的养料。而森林为海水阻挡风沙,净化空气,避免了赤潮现象的发生。“森は海の恋人”这句看似浪漫的句子,竟是出自日本宫城县牡蛎养殖渔民,因为牡蛎养不好,往上溯源才发现森林不好,无法涵养水质,也影响河口生物,让他察觉到森林川海一脉相通,无从切割有如恋爱的关系。这句话也点出沿海渔业有赖青山的维系。他表示,内海强调陆地与海洋的关联,不仅是生态上的联系,更有社会和经济上的联系。

 

“森は海の恋人”,翻译成中文,就是“森林是大海的恋人”。它的英文“The forest is longing for the sea”翻译,是太皇后美智子殿下,这个翻译也正好形象地阐释了森林和大海的关系,恋人之间有很多种形式,森林和大海的恋人关系,既有像小情侣一样的甜腻,也有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敬爱,更有一种互相促进,共襄成长亦可能共同消亡的“爱”。有一个种植“接班树”的活动主题,用的就是这句浪漫物语。结果参与的人很多,清晨山间空气沁人心脾,每个人亲手把绿植移种到更大的土壤,有十多岁的儿童,有胆小怕虫子的女高中生,有七八十岁的老人,也有一些特意请假来的上班族。大家的眼神都那么真挚和充满对美好未来的渴望。小小树苗总有一天会成为新一代的“接班树”,保护着这片大海和海中的生命们。

 

从森林与大海的共生,孕育出人的生活方式。生命之源,共生一体,人和天、地、日、月、山、水、草、木、鸟、兽、菌类生命相连,人及人类社会只是自然的一部分,是宇宙万物的一个种类,本应与自然亲善共存而共生。人不需要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相反地,应该顺从自然,热爱自然。赞美树木强大的生命力,感激树木给人的恩惠,食物、住房、船只、衣服等几乎都是树木提供原料。种植“接班树”的人们相信,木材从栽种到生长再到成为生活建筑物,直至建设神宫(日本神道教及皇家敬拜之地)的栋梁之材,新的种子从树桩产生,生根发芽,这样的循环往复过程,是有灵魂的。

 

这又引出了日本人“前世、今生、后世的共生”意识,每一个人都不仅仅只是关注自己,不仅仅只关注这一代人,对上一代、上上一代(可以一直追溯到上帝创世纪)的美景成果,表示感恩和敬畏,怀有让下一代是否看得到和这一代同样的美景的使命。正是“智慧源于感恩和敬畏”这一箴言的现实写照。虽然现在钢筋混凝土技术成熟,各种建筑材料层出不穷,但是这里的人们却一直坚守这份执着。哪怕是网络和科技发达的现代也是如此。这里的工匠们也坚守着日本传统的匠人精神,度过一段寂寞而充实的磨练自己精湛技艺的时刻,当技术精湛纯熟之时,他们有自己的能力,有韧性去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养育,修补和重建。奇妙的是,每一次更换木材的时候,他们都仿佛可以听到古人的对话,他们有着承上启下的使命。要将古人留给现代人的瑰宝原封不动地呈现,作为留给后世人们的礼物。就这样代代相传。相比欧洲砖石的宫殿,木质的伊势神宫(いせじんぐう),相传始建于公元前“废除人殉,创造日本相扑”的垂仁天皇时期,经历了2000多年的腥风血雨,仍旧维持着它本来的样貌,就象从“万世一系”到“人间宣言”的日本天皇,成为全世界绝无仅有的政治生態奇迹。

 

由此,日本成为森林覆盖率67%(其中54%是天然林)的国家,仅次于瑞典、丹麦居于发达国家森林覆盖率前三名。我不得不再次说,这和日本人要把好的东西留给下一代这种“代际共生”思想的传承,密不可分。日本人相信,人死去之后或许成为了星星,也或许一些物质散布在空中,虽然肉体已去但构成人的“粒子”或“光波”从不曾消失。如果人不曾在这个世界上消失,那么下一代看到的风景也最终会影响到自己。尽管大自然有时也会给日本带来灾难,特别是突发性的台风、大地震等,但日本人却认为那是自己有错有罪,激怒了神,或是神“充满慈爱”的考验。

 

这种宗教般的信念与日本文学艺术,甚至与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也存在着必然联系。日本人自然共生的重木情缘,在文学中有种种体现。据统计,《万叶集》写的149种草木中,木就占66种。他们也十分尊重与木相连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从《源氏物语》《古今和歌集》到《新古今和歌集》的素材,几乎都与植物联系一起。以至菊与樱花成了日本家国的象征。《远野物语》搜集整理了119个在当地流传关于虚构生物“妖怪”的民间传说,与自然共生的昔日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在日本人的审美意识中,四季自然美占有突出位置。自古以来,日本文学家以自然为友,很了解自然的心,自然的灵性。他们对自然的亲和感情,风土气候特征,加之万物有灵的宗教观念,使日本人产生很强的季节感,对四季循环变化有着极其纤细而敏锐的感受。美学大师今道友信曾指出:“审美意识的基本语词中最重要的概念都来自植物”,“诸如静寂、余情、冷寂等,也大多与植物由秋到冬的状态有关。”以至于有人说:“日本文化形态是由植物的美学支撑的”。

 

最值得中国孩子、家长和教师到日本修学旅行探究的是,日本人基于“自然共生”意识驱动物际、人际、代际各谙其位间道竞合创新的生活方式的影响,让孩童时受中国老庄哲学影响的汤川秀树,1949年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日本人以来,至2019年,日本已有27位诺贝尔奖得主(在亚洲仅以色列与之媲美),大大提振国民自信心,对生命价值与品质的追求,指向探究宇宙天体、地球生灵、人类社会奥义,成为日本人精神素养的象征。

 

特别是2001年,日本政府制订“50年30个诺贝尔奖计划”,如今已有19位日本科学家斩获诺贝尔奖。这样,日本21世纪的诺奖获得数量已超过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和俄罗斯,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诺奖大国。而这,仅仅是日本“培养人格形成使命”的教育定位的一个结果。1971年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规定学校教育的总任务,是担负培养“人格形成”的使命。其内容包括,终身教育体系、个性化学习、国际化、信息化,辅之以教师自主权保护的“教学法”、日本普遍意识到让孩子发现真理的学习过程比真理本身更重要、高度普及的公平化教育、基础教育模式转变灵活。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调查显示,在全球35个经济发展较好、较为富裕的国家中,日本提供给学生的教育最为公平。

 

还有一件有趣的事,就是我们只知道“遣唐使”曾参照汉字创造了日本文字,但多数当代中国人未必清楚,对照高名凯、刘正埮《汉语外来词词典》(1984),不难发现中国发行量最大的《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中,近六成的双音节、多音节词汇,都来自日本人近代转译的西方语词,比如“物理”“化学”“经济学”“民主”“科学”“干部”“社会主义”。

 

这涉及到“国际文化共生”的场景,是不是也值得中国孩子、家长和教师到日本修学旅行深入探究?

 

明德义塾高中的孩子们和我们在一起

 

我本人曾于2015年和2019年,两度为了筹办“全球共生论坛”(GSF)造访日本。尤其是2019年3月,在东京呆了十天之后,这本《修学旅行手册》的组织者王海滨先生,建议我别光在大城市,如果我愿意,他可以安排我到金泽、加贺、高知、石川、广岛从西到东南走走。上新干线时,我发微信开玩笑:“新干线,我比邓小平晚坐了40年!”

 

这次日本之行,尤其是加贺与高知的城市、乡村与山、海共生之美,还有日本朋友(从商贾、医生、教师到工匠、议员,还有孩子们)的精神状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尤其从高知进入太平洋海钓的那次,中国内陆鄱阳湖畔长大的我,在松田健议员的船上,我情不自禁地迎着海风唱起:

 

大海你来自何方,你又去哪里流浪

有谁知道你寂寞,有谁知道你惆怅

我踏着海浪而来,迎着我也有我的方向

浪花溅湿我衣裳,洗去我心中哀伤

看那无垠的大海,闪烁着生命希望

 

作为一个共生学人(Symbioscholar),日本之行,让我深深感到:共生,为改变人类生活方式提供着无限可能的新空间。

 

于是,我想起《荒野生存》里追寻幸福人生的经典台词:

 

 

你应该彻底改变你的生活方式,

 

You should make a radical change in your lifestyle!

 

我是说,人类新的灵魂来自于新的历练。

 

I mean, the core of man’s spirit comes from new experiences.

 

有幸读到《修学旅行手册》的朋友,您说呢?

 

孞烎2021年7月15日记于Vancouver

 

您好!请登录

点击取消回复

已有0评论

    购物盒子

    igs002@symbiosism.com.cn

    周一8:00至周五17:00,可以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