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文化 education-and-culture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与文化 > 共生:生態文化的一种表达
最新文章

New Articles

共生思想理论前沿

THE THEORY

共生:生態文化的一种表达

发布时间:2019/05/29 教育与文化 标签:生态文明浏览次数:657


摘 要:生態文化的基本立场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共生的理念与生態文化内涵一致。生態文化是人生活和生存相关的整体文化,拓展到社会环境领域包括文明状態、文化集成和文教活动,共生则召集自然和社会为人类创造一个和谐的生存和活动场域,两者极为一致。

 

关键字:共生;生態文化,生態文明


 

一、生態文化的基本立场:人与自然的一体性

 

一般而言,传统文化所直接面对的是人,其场域是社会与自然界,但这样的视角大多趋向于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具体从东西方的传统世俗文化看,人与自然的关系既是依存的,又是斗争的,换言之,自然既是人类衣食住行的来源、依所与母亲,以及精神生活的源泉与友伴,又是给人类带来恐惧、灾祸的敌人,二者处于永恒的复杂关联中。而在宗教中,二者关系有所不同。比如在基督教中,自然与人皆为上帝所造,自然的存在目的是为人类的生存与福祉服务,但二者的本质却是相互外在的,人类有征服、压榨与控制自然的天然权力。这种观念在科学理性的发展过程中起到极大推动作用,使技术通过科学而将理论解释为一种控制自然的系统纲领。结果是近现代西方的工业化发展对自然造成不可逆的极大破坏,环境污染,物种灭绝,江河断流,现今整个人类自然环境仍然受到这样的摧残,而没有出现得救的希望。这里我们需要从佛教中得到启示。佛教认为,人乃至一切生命体以及自然界乃一个整体,为人类所造共业所感引而成,人类的思想与行为作为共业直接决定了人类与自然界的状况与命运。从现今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可知,自然界是有限、脆弱的存在,有其生命周期。人类与其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没有凌驾于其上予取予夺的特权。因此,人类与自然包括其他生命是一体的。

 

二、生態文化的物件域与场域:人类界、生命界与生態界

 

人与其它生命以及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揭示了传统的自然观念中所含的客体性、无限性、永恒性是一种文化幻象,必须消除,而且动物作为客体物或食物的观念也应摒弃。因而,传统的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关系,或者人、社会、自然的三元关系必须打破,改变为三界观念,即:一者人类界,包括人以及社会;二者生命界,谓人类界扩充到一切生命之界;三者生態界,即将生命界进一步扩大到包括自然界在内一切。换言之,文化的对象域以及场域不再是二元或者三元的构成,而是须作为整体不断扩充,最终实现全体存在的整体,构成广义生命整体,即生態界。这样一个存在整体,是生態文化建立的基础。在此意义上,生態文化又可称整体生態文化或者整体生命文化。

 

人类界、生命界、生態界三界的三重递进关系,意味生態文化有不同层次的开展,即从人类界出发,立足于生態界,再回到人类界。人及其社会的一切存在或者文化意义上的开展都要基于这个原则。

 

三、生態文化的意义域:文明、文教、文生

 

生態文化是整个生態界活动的结果,也是其意义的开显,以及新意义的生成。在此意义上,生態文化的意义域有三重,即文明、文教、文生,代表了从过去通过现在走向未来的意义指向。

 

文明是生態界过去已成者,指生態界一切事物所成者,包括物质、精神与生命三个维度。这不同于传统以人类的物质与精神的创造为文明,意在把三界皆作为文明的创造者,构成创造整体以及意义整体。

 

文教乃生態界的意义开显,具体而言,是在其上进行的意义选择,即需发生基于全体文明以及体现生態文化精神的建构。换言之,文教指生態文化中开放、成长与教化的部分,是其最有活力与具直接意义者。通过文教,即对人类的教化,新文明得以成长,从而开显生態界的整体存在及其意义。这代表生態文化的现在即现实层面。

 

文生乃生態文化的未来层面,指新生態界的生成,人类乃至生態界获得新意义。这是生態文化的目的,以此来代表在生態文化中生態界不断获得新意义,物质、精神与生命的质量不断提升。

 

三、生態文化下的生存模式:容生、共生、善生

 

生態文化基于生態界的整体性,通过指向未来的文生观念,给出了其生存意义,即三种生存模式:容生、共生与善生。

1.容生

容生指在生態界持续、稳定而不恶化的前提下所容许的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態模式。这是人类发展的“放肆”极限,所谓“增长的极限”。但即使是在这种最低生態模式中,人与其它生命以及自然也绝非对立、冷漠控制以及单向索取的关系,而是要建立一种最低限度的一体性持续的共存模式。从消费角度看人类需实现“三R”原则。其中,“三R”者:第一个R乃Reduce,即减量消费,谓不浪费,并尽量减少耗费;第二个R是Reuse,即重复使用,谓能重复使用的物品要尽量重复使用,而且要多用能重复使用者;第三个R是Recycle(回收),谓所用或所耗费物,要尽量回收作他用。这种人类生存可称浅绿色生存。

 

2.共生

 

共生乃是生態界存在与发展的基本模式,在其中人整体与动物整体以及自然环境整体间处于基本的恊同合作关系中,人能够体会到万物的相互缘起关联,生態界构成为一个彼此息息相关、休戚与共的生態园,即形成了一个真正的持续发展的模式。这时的消费观可以著名的“三E”原则显示:第一个E是Ecology,即生態,谓关心所使用物品对其他生命以及生態环境是否构成危害;第二个E是Economy,即经济,谓生活素朴简单,但又舒适;第三个E是Equitable,即平等,指人与其它生命以及自然平等。这时的人类生存可称绿色生存。

 

3.善生

 

善生,如果从佛教的视角看,是将生態界视为一个“人间净土”来经营,整体生命界以及自然环境都要以善念去关切,而善业乃人类共同趣求的合理行为,这时,人与生態界的生態关系不再属于外在的要求,而是内在的自觉,如华严经中所揭示的一切即一、一即一切的无尽缘起所显示的境界,彼此间平等、亲切、和谐,真正成为一体。可用“三善”原则刻画:一者善食,谓素食,珍惜生命的价值;二者善念,即关爱整个生態界,与其融合在一起;三者善业,即行为不仅不危害其他生命以及整个生態界,而且增进其他生命以及整个生態界的活力与质量。这样的人类生存可称深绿色生存。

 

 



 

 作者:周贵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本文为2014年第三届全球共生论坛(嘉义)的主题论文。

 

 

您好!请登录

点击取消回复

已有0评论

    购物盒子

    igs002@symbiosism.com.cn

    周一8:00至周五17:00,可以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