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Articles
- “大而不适,小而美”——大事不决问英国 2024/12/16
“大而不适,小而美” ——大事不决问英国 钱 宏 Archer Hong Qian 亚历山大帝国的光荣...
- 衡量现代文明国家的18大基本指数95项指标 2024/12/16
由大而无当,到小即是美 ——衡量现代文明国家的18大基本指数95项指标 钱宏 Archer Hong Qian &...
- 孞联网(MindsNetworking):地球文明—星际文... 2024/12/14
孞联网(MindsNetworking):地球文明—星际文明之彩虹桥 ——在“行星意识共生体论坛”上的发言 钱 ...
- 超级群英涌现的时代 (The Era of Heroes Unf... 2024/12/09
“The Era of Heroes Unfolding” 在大时代的转折关头,呼唤人类的超级群英 ——从漫威系列到现实世界超英的涌...
共生思想理论前沿
THE THEORY
- 关于中文“共生”翻译及对应的人、事、物之说明
关于中文“共生”翻译及对应的人、事、物之说明 ——Symbiosism:Charles Thomas Taylor &Qian hong又一次量子缠绕...
查看详细说明
Speech
- 三大自组织货币的共生格局——宏观世界之数字货币 2021/07/08
三大自组织货币的共生格局 ——宏观世界之数字货币 钱 宏 The Institute for Global Symbiosism(...
- 新汉字yǜ的释义 2019/11/16
语从金音玉(Yǜ):金口玉言,一诺千金,性人诚恳、执信; &n...
- 钱宏:中国的真实经验与未来走向(凤凰博报专... 2019/11/16
点击播放 中国的真实经验与未来走向《凤凰博报》专访钱宏主持人:...
新哲学视域下“全球课题的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2022/09/26 公司新闻 浏览次数:329
修正发展方向,结束政治分歧
——新哲学视域下“全球课题的解决方案”
钱 宏
今天的人们,都懂得沒有人文的科技是危險的,也明白沒有科技的人文是愚昧的,可是殊不晓:缺乏哲学思維和價值观的科技与人文及各种组织平台,依然是沒有方向感沒有靈魂的Flight!
雨果在《悲惨世界》中曾反问:“人为万物之灵。我们应当有高明的哲学。假使目光如鼠,又何必生为万物之灵?”今天,“危机四伏”的世界,就应当有“高明的哲学”。
我们注意到,77届联大非同以往之处,是提出了“全球待办事项清单”,以“挽救可持续发展目标”。克莱希主席特别重申世界需要通过团结、可持续性和科学来寻求解决方案。古特雷斯秘书长在接受访谈时,也恳请各国领导人“加强国际团结”“不要让世界淹没”,他希望“修正发展方向,以结束地缘政治分歧”。
如果能达成这样的目标,联合国就有了新的气象与活力。显然,“修正发展方向”的行动前提,是为全球课题寻求解决方案(李显龙)。而各种迹象表明,全球课题的解决方案,亟需国际社会、各国领导人、公民、跨国企业领袖、知名人士改变现行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形成具有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意义的哲学共识。
那么,这将是一种怎样的哲学共识呢?依笔者几十年的观察和反思,不揣冒昧地认为,这样的哲学共识,就是共生智慧,亦即爱之智慧。
这里的逻辑是:全球课题需要全球性解决,Global problems require global solutions,而全球课题解决目标是全球共生,The global solution goal is global symbiosism。
请允许我为华语“共生”,造一个对应的英语单词:Symbiosism。
Symbiosism有三层涵蕴:前缀“sym”,意为“在一起”(together)。潜台词是“组织在一起”(Organize together),结合活体考察,不难发现Sym,其实都是通过“自组织”(Self-organization)而组织连接在一起的自相互作用。“bios”,意为“生活方式”(livingstyle)。而生活方式,一定是人通过对天人、人我、心物三大关系认知并参与过程中,依据某种意义(价值)定位,形塑生成其风格。后缀“-ism”,则是“主义”或“忠实于某些原则系统”之意。这个主义,就是生活方式的价值(意义)定位与约定,这就是文明,也是历史,而“全部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于是,我们发现,共生(Symbiosism)贯通从无机物到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有机生命活体的“新陈代谢,强弱代偿”全过程。
人类从六万多年前走来,必经“三世”而再生:采集狩猎文明的自然世(Naturaropocene)-工商文明的人类世(Anthropocene)-生態文明的地球世(Earthropocene)。
生態文明的地球世,是一种对大爱、大能、自然的全新认知,一种新的观念、新的意志、新的生活方式,地球公民无分你、我、他,所要做的就是进入、适应、参与创建一种“通讯全开放、资源全自足、运载全覆盖”趋零边际成本的全球共生场。
联合国,不是欧盟、独联体、亚西安、非同、阿盟、7国集团或20国集团,一句话,不是国家集团,不是任何排他性的利益共同体(Community of Interests),而是不舍弃任何地球生灵的激励人类和国际社会面对现实,引领人类化解冲突更新文明的公民共生体(Civil Symbiont)。
那么,为了世界“安全、和平、人权、共生”,在战火中诞生的联合国(1945),今天怎样为实现“永续和平-生態文明-全球共生”而存在?这是一个问题。
全球共生所蕴涵的良智(Beautiful Mind)、文明(Civilization)、共生(Symbiosism),是继权利、拓展、契约(英格兰)、自由、平等、博爱(法兰西)和民有、民治、民享(美利坚)之后,为当今世界重新树立一个共时性的普惠价值观。为此,联合国可以借助“全球共生”思想,完成联合国直面各种“全球性问题”及全球课题的伟大改革。
我们相信,在这个“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的”当今世界,综合人类自组织灵动力学(Dynamics)智慧与平衡恊和学(Synergetics)智慧的共生思维方式、价值观及其“生活方式再选择”愿景,将为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先生,继他的前任表达的“联合国改革”新希望、新思路提供精神支持。
基于此,我们看到,凡涉“全球性问题”“全球课题”或“全球治理”问题,都属于“超主权(民族、民权、民生)、超地缘(联盟、宗藩、朝贡)、超文明(科技、人文、宗教)”问题,包括环境气候问题、防治荒漠化问题、难民问题、粮食安全、维和问题、生化核武问题、跨国地质灾难问题、保护荒野问题、外层空间问题、多边单边问题、生物人工智能等等,越出了“主权国家范畴”,而现行以主权国家为单位建构的联合国各种机制,虽然尽了很大努力,但事实上依旧较难作为。
因而,联合国各会员亟需形成超主权、超地缘、超文明新共识:地球为体,共生为用(The earth the first, The symbiosism the way),以便“全球性问题”,集中到一个联合国机构进行管理。为此,我们特向联合国大会提出两项动议:
第一,鉴于托管理事会“监督置于托管制度之下的托管领土的管理,已于1994年完成任务后停止工作”,那么,我们建议,应当拓展联合国六大机构之一的“托管理事会”的功能,如国际公域诸如荒野、公海、远洋、极地、网络、难民、移民、水资源、气候变化、环境、外层空间、公共卫生(重大疫情)等事务,都可以作为“托管理事会”的功能事务处理;同时,鉴于各种超主权全球治理涉及人权问题,因而“人权理事会”的规格应当提升。再将“拓展功能”后的托管理事会和“提升规格”后的人权理事会合并,更名为具有足够代表性又能恊调主权国家的机构,成为专门处理跨主权国家事务的机构,这个机构,不妨命名为:全球共生理事会(UN Global Symbiosism Council,缩写GSC)。
第二,鉴于将成立的“联合国全球共生理事会”(UNGSC)处理跨主权国家事务,不能不用到大量专项资金,而这些专项资金,单纯依赖向联合国各主权国摊派,事实证明不是件容易的事,而要求其他国际组织、社会组织、知名人士和各国公民募集,又不够名正言顺,那么,我们认为,在“全球共生理事会”组建的同时,有必要成立一个基于生態政治秩序需要的超主权大公益基金会,不妨命名为:超主权共生文明基金会(Sur-Sovereign Symbiosism Foundation,缩写SSSF)。请参看钱宏:《全生態政治超主权组织构想》,刊2010年3月24日《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等众多媒体都有转载。
我们还建议:UN Global Symbiosism Council成员的组成,不再单纯以“主权国家”为单位,而是与其名称相匹配地分别以以下组成: 1、地球公民、现行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2、各国及地区NGO组织,教科文卫体艺媒组织,3、跨国公司、跨国集团、地区联盟等;UN Global Symbiosism Council成员名额分配:成员分别按一定比例派出与会代表,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具有最优秀代表世界公民自组织,社会自组织,政府自组织三位一体的不同代表参加,他们会给“全球共生”的世界带来巨大的灵动力。UN Global Symbiosism Council的机构设置,也照此思路进行。
全球共生理事会(GSC)的首要职责是:起草《全球共生宣言》(Global Symbiosis Declaration)、《全球共生公约》( Global Symbiosism Convention)及相应的《地球自然生態空间(国际公域)用途管制公约》等。这是继联合国1948年颁布的《世界人权宣言》(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之后的又一划时代的历史文献,直接提交联合国大国讨论、修订、通过,由联大主席、秘书长、全球共生理事会主席签字颁布即生效。
在此工作基础上,全球共生理事会(GSC)将建议:把“气候政治”、“地缘政治”,转变为“生態政治”、“共生政治”。诸如“世界防治荒漠化大会”、“世界气候大会”将不再是讨论各国“权利划分”,而是讨论“全球共生”问题。为此,“世界防治荒漠化会议”、“世界气候大会”、“防止核扩散会议”等等,也将合并正式更名为:“全球共生大会”。
与此相应的认知,是“全球共生大会”的参与主体,也将不再单纯以“主权国家”为单位,而是与其名称相匹配地分别以:地球公民、现行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各国及地区NGO组织、教科文卫体艺媒组织、跨国公司、跨国集团、地区结盟组织等,分别按一定比例派出与会代表。这就顺应了人类从自由主义、平等主义、民族主义、和谐主义的权利范式,到共生范式的主题转换,即是从权力到责任、从利益到义务的主题转换:没有共生的责任和义务,就没有工商的权力和利益。
同样,全球生態政治超主权共生基金会(GESF)的资金构成,亦将按地球公民、现行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非政府性组织、教科文卫体艺媒组织等参与主体的比例出资,比如无论什么国家民族的人,人均拿出1美元,每个国际组织、NGO按比例均拿出若干美元……由此类推。
全球生態政治超主权共生基金会(GESF)将优先用于:保护地球,空气、水、土地、微生物、植被、动物、人类,退居还“原”、退居还“林”,设立“自然保留地”(如世界仅存的几块净土,西藏高原、东南亚雨林、非洲草原、西伯利亚、东欧森林、亚马逊雨林、南极洲、北极圈)、帮助有机使用高排放、无机开采高放射的国家或地区,解决技术难题和人口迁徙、帮助南北纬20度范围内因海平面上升失去家园的人类、动植物安顿新的家园、人类经济活动价值参量体系研究……所有这一切,在“主权国家”为单位的国际组织难以解决的问题,都将可望在“全球共生理事会”及其“超主权基金”框架内逐步加以解决。
这样,包括联合国《全球秩序》(安南,1999)等议程在内的,化解“主权国别冲突、社会阶层冲突、城乡市农冲突、意识形態冲突、文明的冲突”五大冲突,重建世界秩序的工作,就提上了议事-行动日程。
所谓生態政治,就是“生態文明地球世”的政治。相对农耕文明、工商文明而言,生態文明,即具有调节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内容与保护自然资源双重含义的历史递进关系意义的“生態文明”(Ecological Civilization),而不只是保护自然资源意义上的“生態文明”(Conservation culture),不只是“绿色”。因为,每一种特定生产生活方式的文明,都有一个相对应的灵魂,如农耕文明的灵魂,是“和谐”(Harmonious),工商文明的灵魂,是“权利”(Rights),而生態文明的灵魂,就是“共生”(Symbiosism),即用共生智慧、共生思维来调节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与自然资源(含人自身)的生態文明。
生態文明是三次全球化浪潮的产物。以地理大发现为前提,并以殖民化为标志的第一次全球化浪潮;以民族(主权)国家为基础,并以自由贸易为标志的第二次全球化浪潮;以及以通讯全开放、能源全自足、运载全覆盖为基础,并以普惠配置资源为标志的第三次全球化浪潮。如果说,第一次全球化浪潮和第二次全球化浪潮建立起来的世界秩序,主要属于地缘政治(Geopolitics),同时,在这种世界秩序下“主权国别冲突”、“社会阶层冲突”、“城乡市农冲突”、“意识形態冲突”和“文明文化冲突”等五大冲突不可避免,而且伴随“增长的极限、对抗的极限、操控施恶的极限”三大极限的出现,人类世界已经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他,他中有你”,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打断骨头连着筋”,不共生即可能共死的共生体(Symbiont),那么,在第三次全球化浪潮中,人类一定要找到能够化解“五大冲突”避免“三大极限”可能导致同归于尽的政治形態,以重建新的世界秩序。
为此,全球共生理事会(GSC)无可回避地面对:1648年至今,以地缘政治为基础的主权国家世界秩序,将面临改变--改变为以生態政治为纽带超主权全球共生世界秩序!
按照中国“体用一源”的古老智慧,人类文化文明,历经“以神为本”、“以君(家国)为本”、“以人为本”、“以(通)货为本”四个阶段,皆以“智慧之爱”相依托,即日神文化与酒神文化(祭祀、庆典、小圈子饕餮),日神文化过于刚强而自我膨胀难免恃强凌弱,酒神文化滥觞而行奢侈浪费之风,神、君、人、物、自然天地(地球)皆承受不了,以至于随时可能崩溃而同归于尽……自诩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必须回归大自然生生不息,经由“爱之智慧”引领,进入第五个阶段曰:“以球为本”。
说到“以球为本”,大家很容易想到“环境”。那么,什么是环境?文明扩张的背后是什么?是文化,是人性,甚至是制度,而支撑“文化-人性-制度”的是人的思维方式,是价值取向,是人的精神意识!
以球为本,就要贯通:“生態文明统领,共生思想为魂”的原德精神。能制衡自己者,必是内心真正的强大者。按照量子力学与最新分子生物学的探索,正是人的意识(起心动念)和潜意识(环境、背景、量子场),包括所谓“贪瞋痴慢疑恨欲”,导致了地球荒漠化等“全球性问题”的出现。那么,“以球为本”,人类自觉回归自然,开启自然、社会与人良性循环(均衡、制衡)全球共生新秩序,其全球示范效应,依然是:改变现行诸如“霸权政治秩序”、“特权政治秩序”、“主体政治秩序”,从而“限制人类文明的足迹”势在必行,且完全可行。
完成了从“智慧之爱”到“爱之智慧”历史转变的共生哲学,将体现为:洞察万法实相的大智慧、关爱一切众生的大慈航、彰显普世幸福的大格局,完成从轴心时代到共生时代的地球世转变。
愿赋予全新观念、意志力量和全新机制的联合国,引领你我他(她它祂),一起来,心手相握,各位其位、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共襄生长!
2022年9月25日于温哥华
参考文献
Archer Hong Qian:《SYMBIOSISM·共生——The Mind Power to Agree on An Innovative Lifestyle·一种约定创新生活方式的精神力量》(Onebook Press,CANADA,2021。电子版https://www.amazon.ca/dp/B096PYNP8H/ref=cm_sw_r_u_apa_glt_0KRJY15HME8AAT3ABCV7)
作者:全球共生学会(加拿大)学术委员会主席,上海联合国研究会学术委员
联系电话:+1 604 690 6088
您好!请登录
已有0评论
购物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