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经济 symbionomic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共生经济 > 在又一个世纪的转折点上:哲学-共生经济学笔记(提要、梗概)
最新文章

New Articles

共生思想理论前沿

THE THEORY

在又一个世纪的转折点上:哲学-共生经济学笔记(提要、梗概)

发布时间:2020/05/16 共生经济 浏览次数:1538

 

在又一个世纪的转折点上:

 

2008-2020哲学-共生经济学笔记(提要、梗概)

 

钱 宏、林德培、厉有为等著

(约55.1万字)

 

 

共生哲學觀察——《Symbionomics》自序

 

多数情况下,是事情改变人,人改变不了事情。但这事儿也并不尽然,当被事情改变的人,从困觉(Jiao)中觉(Jue)醒,洞悉到无间道的间道时,事情往往会发生一些改变!

 

保持思想的张力。笛卡尔之后,康德发现,人们对同一个对象或问题形成两种理论或学说,既各自成立,又相互矛盾的现象。康德把这种现象叫做antinomies,即二律背反。这个词,原出希腊文antinomi,指规律中的矛盾,在相互联系的两种力量的运动规律之间存在的相互排斥现象,又译作二律背驰,相互冲突或自相矛盾。二律背反是一种很好的思维训练。

 

人类认知三段论:整体统一,整体统一只是一个主体对客体的点;关系过程,关系过程是点、线、面的逻辑;间道共生,间道共生才构成多重主体关系的交互动態平衡而共生。

 

人的认知、行为都有惯性和惰性,也就是趋方便法门性。佛教讲真俗不二,是指真谛中蕴含着方便法门,不是指用世俗的方便法门去传导佛教真谛。所以,俗话说,一通百达。通了的人,就通了;不通不人,如果没有特殊压力促使他通,再用什么方便法门,也通不了。

 

那么,顺其自然或顺势而为,即英文Let it be——让他成为他自己,也许是最好的办法。那么,在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中的“他自己”(Be),将会是怎么样的呢?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再次敏感并提出“新冠前与新冠后”(B.C与A.C)准歷史分期起点说,值得關注和贊許!

 

于是,市場多一點,还是政府大一点?这一困扰人类一个多世紀的鐘擺周期问題,也再次以“to be,or not to be?”方式,即“組織,或者非組織?”二元對立的方式提了出来。并具體到新冠病毒疫情全球大流行背景下,“紓困,或者不紓困?”,或干脆“发錢,還是不发錢?”的問題,并由此引發一些類似二战至今罗斯福式(總需求側结構),或者里根式(總供给側結構)的爭議和擔憂,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弗里德曼在评述东西方政体差别时,以自由和规则为界定,完全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错觉!无论是谁,不读懂黄宗義对中国政体混淆公私权责不对称的观察和剖析,对东西政体的根本差别下结论,都是草率的!真假为人民服务,即主权在民,还是主权在官,才是不同国体政体的根本区别。

 

這依舊是,Symbionomics概括的世界性“市場自由与政府管控世紀鐘擺效應困境”的新表現。所以,解決問題走出困境的辦法,首先要在哲學思維上从二元對立向三元互動突进,在市場自组織力与政府自组織力中,引入社会具體到公民社區自组織力,形成“三大自组織力”各显神通相互作用共襄生長的格局,以實現社會生產、生活、生態再平衡,让理性經濟人(個人、市場或政府)还原为經濟政治文化仨自組織人,让生产回歸生活,让生活呈现生態,让生態展现生命之美,一切为了人的身心灵健康!

 

那麼,人類未來生活方式再選擇的可能情境即是:

 

自由×規則×区塊鏈(去特權)

=Global Symbiosism

=自组織×连接指數×竞合赋能

 

于是,所謂新冠前与新冠后歷史分期的起點,無非是要从過去500年来“以人为本,科技為用”的工商文明生活方式,转換到“以球為本,共生為用”(The earth the first, The symbiosism the way)的生態文明生活方式上來!

 

当下,人类也许又到了强调“使用价值”和“硬通货”的历史节点。粮食、燃料、药品、净水、实用与防卫性工具、黄金或美元、知识与技能、特别是社区自组织等等,都是具有使用价值的硬通货。

因而,当前各国政府最重的事,中国尤甚,莫过于不舍弃任何人的纾困补短,而非保经济增长(资本增值)指标。

 

 

经济就是政治,也是文化。“不舍弃任何人的纾困补短”,其不二法门,就是各国领导人、企业领袖、NGO组织和各国公民,改变现行追求特权、奢侈浪费和资本增值的发展主义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和成功的衡量标准,以建立健全更加完备的社会自治体系,以及国别治理,乃至全球治理体系!在这个意义上,新西兰的美女妈妈总理杰辛德·阿德恩对人类当下要干什么,说得最透彻!

 

所以,我冒昧吁请联合国、国际组织机构、世界知名人士,考虑一下,能否组织一次特别的“网上全球共生论坛”,论坛主题,就从阿德恩女士这段话中引出:新冠疫情大流行,改变价值观的时候到了!

 

肇始于2012年的全球共生论坛(GSF),不同于达沃斯论坛(WEF)之处,即GSF是为国际社会直面当代超主权、超地缘、超文明的“全球性问题”亟需哲学对话而搭建的平台。本次网络全球共生论坛的参与者,不论身份资格,无论主流非主流,只要是对解决关乎每个有生命的个人,亦即“全球性问题”有过思考或行动者,都可通过论文、视频,参与线上线下的讨论(全球共生网www.symbiosism.com.cn)!

 

总之,经济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在社会与国际分工中有没有“免费的午餐”,并围绕着多重“两极分化”及其供需义利矛盾,讲述着新老“资本论”的故事;他们不仅让自己陷入“市场自由与政府管控世纪钟摆周期性困境”,也让世界徒生出各种分裂与冲突。然而问题在于,追求高额资本增殖,却脱离生活常態的生产,已然超出自然、社会、人的身心灵健康可承受极限,那么,超系统改变,何以可能?

 

这是基于Interjective Symbiosism思维的共生经济学(Symbionomics)试图加以解决的课题。

 

谨向本书读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錢  宏

 

2020年3月25日温哥華

 

全书内容提要

 

针对当代中国与世界普遍尊崇“货殖经济学”思路带来的诸般经济、社会、政治生活和科技人文困境,本文集作者从哲学层面提出共生新思维的因应之道,在充分扬弃劳动价值论,综合生产要素价值论、均衡价值论、使用价值论,追溯公元前8世纪伯阳父“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伟大发现,整合亚当·斯密精神、马克思人学、熊彼得创新和希格斯-普里高津自组织相互作用理论,建构“生命自组织价值论”(the life self-organization axiology)基础上,重新厘定经济学对象,引入乘法思维,提出共生权范式的组织(本体)、能源(价值)、规矩(伦理)三大要素概念,创立共生经济学(Symbionomics)理论。

 

共生经济学,以“有生命的个人”生而具有自组织力与外连接平衡能力的全息共生思维,这一“全部历史的第一个前提”(马恩,1845),定义国家与革命,定义政府与改革,定义社会与市场,定义人民,定义生活,定义价值,定义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从而重新定义经济学对象——“仨自组织人”(Three Self-Organization Men),即行为方式上同时具有开放赋能(Open empowerment)的政治自组织人、经济自组织人、文化自组织人三位一体全人称(你我他)共襄生长特征的行为主体——进而明确生产目的,给出新的组织方式,定义生活方式和价值目标再选择的可能,回应从“社会资本化”到“资本社会化”的历史大变局,走出“转型中期陷阱”。共生经济学,特别提出用生態文明价值参量GDE,代替工商文明经济参量GDP的价值评估体系,以衡量社会生产生活生態发展状况。

 

共生经济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通过“城乡共生体”概念,发现城乡居民所在的社区能否做到“小即是美”(Small is beautiful)的自给自足休养生息,以及社区间互命互运互通有无的竞合共生,并由此建立更大的联通区域、国家、国际和世界的社区共生体,是人类在过往危机中存续发展的底线机制。于是,作者针对中美出现乡村败落城市空心化问题和吸纳欧日韩台地区生態社会企业小微企业成长经验,提出构建“社区经济”(Community-based economy)形態设想——在现行“政府经济(公共物品)”与“市场经济(资本复利)”二元对立形態之间,引入“社区经济(生息创新)”形態之维,开创三大经济形態并行不悖“相互作用、共襄生成”的新格局,以走出“市场自由与政府操控周期性的世纪钟摆”困局,化解城乡市农冲突、社会阶层冲突、官民(含劳资)建制冲突,重建世界秩序,为实现“从追求国家资本高增长到追求国民生活高品质”的政策实践和制度设置这一伟大历史转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石。

 

共生经济学,将共生法则(Symbiorights)作为经济学圭臬,改变单纯货殖经济学思维方式,提倡“让生产回归生活,让生活呈现生態”,强调使用价值,以生存权、行为权、资源权或人权、事权、物权三位一体的“共生权范式”(Paradigm of Symbiorights)为法权基础,以开源社区、“共生链”(区块链)为技术基础,超越“孰公孰私”两极对立的产权理论纷争,提出制订以《宪法》为基础的《官法典》、《民法典》、《刑法典》——合称《中国法典》,以建立良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组织、生態环境,从而将传统货殖经济学,拓展为政治学、社会学、生態学、文化学全方位“经世济民”之学,进而跃迁到生命哲学的思想高地与智慧之谷(Ideological Heights & Valley of Wisdom),建构一个“人类同自然界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的趋零边际成本的共生社会!

 

这是又一个世纪的转折点!

 

各部分梗概

 

第一部分:改变货殖经济学思维

 

在工商文明城市化高速发展出现产能过剩、资本过剩、劳动力过剩,而农耕文明乡村生活遭受挤压式衰败的今天,经济学家们,必须超越单纯经济学(货殖)思维方式。就是说,经济学不仅要拓展到政治学、社会学、生態学、文化学,而且要跃迁到生命哲学的思想高地与智慧之谷(Ideological Heights & Valley of Wisdom)。

 

数十年来,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的确运作良好,帮助世界各国实现了繁荣和相对的金融稳定。不幸的是,这个以科技、资本、劳动为轴心的市场经济秩序,受到了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险些将世界推到了毁灭性的大萧条边缘。更为严重的是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致使全世界近乎停摆。其实,世界经济现行“结构性障碍”,就存在于过去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思路之中,由于只讲共同体“双赢互动”,且只讲“资本增值”,而忽视了“仨(他它祂)赢连动”,或者纠结于“公有制或私有制”“政府管制或市场自由”,因而对作为沉没成本的天量“资源成本”忽略不计,造成诸多难以承受的自然环境背负、社会道德背负、人的身心灵健康背负,亦即“生態背负”。显然,我们今天这个星球,需要一种更俱内涵而广延的哲学思维。这种新的哲学,将注定是既讲系统平衡制衡均衡的恊和学(Synergetics),又讲系统自组织与外连接结网的动力学(dynamics),从而由此发现和展开宇宙天体、地球生灵、人类社会“和而不同”、“存同尊异,间道竞合”与“全生態持续动態平衡”的永恒创生的故事。我们把这个新哲学命名为中文的“共生”。美国学者福山亦通过考察“国家能力、法治和民主问责制”三个要素平衡于基于欲望、算计和激情,及其背后的信念式身份认同,建立起他的政治系统平衡理论,使得他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互命互运,全球共生”新范式的门口。

 

面对可能到来的明斯基时刻,果断“对内开放”,以“三大法宝”进行“改革突围、创新突围”,形成“四大共识”,建立健全解决“庞大上层建筑与超负荷经济基础基本矛盾”走出“转型中期陷阱”的八大机制。这次新冠疫情引发的全球大危机与1929、2008两次大萧条或大危机完全没有可比性!我们不能为了资本增值与“官生”所需,再抽“民生”的血!建议中国政府实行“纾困厄、降成本、提效率、强社区、重建社会”十六字方针。大疫当前,必须“对内实行全社会大和解”,以避免再次陷入“秦后”两千年治乱循环的重演,当代中国要用“官生,民生,恊和生,是谓共生”的哲学,指导中国社会治理体系建构,并由此理顺国家治理乃至全球治理。官也是人,他们也有生的权利,只要限定在适当的度和边界内。大国、强国梦等都可以暂时放一放,但唯独保障中小企业以及中低收入人群活下去迫在眉睫,一天都不可耽延,一点侥幸心都不能有!正如克强总理所讲:中小企业只要有口气的,都要想办法救活。当前政府应该干的正经事是像加拿大等国政府那样向国民果断“撒钱”纾困!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质和目的应该是内外开放赋能,让中国成為一个现代正常國家,让中国人率先全球获得“生活方式再选择”的机遇。让“社会主义共和国”明规则,名副其实文信忠行地运行起来,以解决官民矛盾,“自己活,也让别人活”,“收起你的浮华之心,回归自然休养生息”,构建趋零边际成本的共生社会。到山水宜人的乡村去!同时解决农村的“3W难题”,千万别小觑草根自发的生態经济运动!

 

面对中美当前的紧张形势,更应该坚持共生理念,来处理两国关系,改变一下存量博弈的思维方式,采取“变和游戏”谈判原则与“双S”底线思维,来处理中美各自存在的结构性失衡及其兼容问题。

 

第二部分:经济学参量转换新范式

 

从亚当·斯密的自由竞争,到凯恩斯的国家调控,再到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从欧盟建设的历史经验,到美、日、英经济体系,再到中国的政府公司化模式“金砖五国”的新兴,这个世界现在正处于重建重组的过程中,人类处于又一次历史大变局的前夜,亟需大成智慧引领向前。

 

中国不能再依赖某些强势经济实体继续操纵世界经济运行,而是应该更多参与经济规则的重建。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五位一体”和走向社会主义生態文明新时代”的要求,十九大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我们理解其精神实质,是“生態文明统领,共生思想为魂”,目标是创建一个共生世界。鉴于各种冲突日益增强,必须以共生理念建立健全新的经济秩序和业态,而新的经济业态必然需要全新的经济学参量来表征,以取代工商文明业态的经济参量GDP。

 

我们知道,物理学已经从牛顿定律演化到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玻尔量子力学和耗散结构思维。事实上,经济学也已经从重量、数量法则演化到了能量、质量法则。经济学的重量、数量法则,是指对经济活动的物质总量进行衡量的原则。工业化初期的重量法则侧重于钢铁产量,中后期开始重视GDP(国内生产总值)数量增长,如今,到了生態文明新时代,必须重视能量、质量法则,即从资本的增值、减值价值参量,转变为以能量的能效、能耗为价值参量,也就是对经济潜能的综合水平进行衡量的原则。即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转换。具体说,今后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成就,不是看GDP增长率,而是看共生经济学(Symbionomics)给出的每单位资源生产贡献率,即看不以加重生態背负、地球背负、社会背负、身心灵背负为基础的GDE(Gross Domestic Energy-conversion)动(生)態平衡率,所体现的边际成本与国民生活幸福度和尊严感

 

共生经济学创建了“新国民”“生产-交换-生活”“账户核算体系”,按照能产分值123综合评价体系对GDE进行评价。GDE价值估算参量的特点是:1、除了将GDP遗漏的领域很自然地纳入其中;2、并且将区别数量与质量、成本与回报、短期与长期、速度与质量、供给与需求、效率与公平参量,用乘法思维进行正负评级估算;3、尤其重视人的精神能量(如创意、管理、规划、领导力、思想力、文化力等)转换价值估算。只有完成了生产业绩评价体系及发展参量的改变,才能改变发展方式、增长模式和政府职能。新的参量,及其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一体化成长评价体系,将改变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和生产、生活、生態格局。GDE新的参量,及其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一体化成长评价体系,将改变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和生产、生活、生态格局。

 

第三部分:哲学-经济学前沿思考

 

本部分从生命自组织价值论视角,观察和讨论劳资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资源配置)、分配问题(官民共生)等问题,对经济发展速度与投资消费的关系、经济运行模式、人类与微生物共生等问题进行了思考,然后引入共生经济学。

 

依据生产要素价值论、均衡价值论、使用价值论,对劳动价值论进行扬弃,作者认为劳资双方是分工合作关系,双方是对立统一的共生关系,财富的创造离不开任何一方。具体地说就是,在“三链趋势驱动三零规则”的条件下,当今时代的企业,无论公有、私有,还是国有、民有,一句话,无论“孰公孰私”,都不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组成的命运共同体(community)组织形態,而且是与境内外上下游企业、客户、消费者,以及自然、社会、家庭、社区一道构成的互联互通互惠的生命共生体(symbiosnt)组织形態。

 

在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上,钱宏利用三篇文章讨论这个问题,给出了所有权中性原则,对应“孰公孰私”思想解放,以“共生权理论”,取代“产权理论”,以“集团共同体”和“公众共生体”两种不同企业的组织形态,作为划分“公有经济”与“私有经济”的标准。只有放下“孰公孰私”背负,中国企业方能恢复正常。

 

对劳动价值论的扬弃和 “孰公孰私”的解决,为建立共生经济学扫清了思想障碍。作者建议,将“国际劳动节”更名为“劳资共生节”!

 

泰勒获诺奖,为“仨自组织人”开道,预示着“民本位经济学”新时代的到来。共生经济学作为理论起点的“仨自组织人”,正是共生哲学的自然理论延伸。借用“天赋人权”的表达,世间万物都有天赋生命自组织灵动力的共生之权。共生之权,是将包括每种生灵(包括野生动植物)、每个人、每种共同体,都有免于遭受严重的贫穷、饥饿、侵害,因而富有尊严获得幸福的权利涵盖其中。共生权,是将“共生法则引入经济学基础理论”(2010)建构的共生经济学基础概念之一。共生经济学将共生法则(Symbiorights)引入经济学基础,改变单纯经济学思维方式,提倡“让生产回归生活(即:使用价值)”,以生存权、行为权、资源权合一的“共生权”为法权基础,以开源社区、“共生链”(区块链)为技术基础,超主权货币为其提供便利,超越“公有制”、“私有制”两极选择,在“政府经济”与“市场(私营)经济”之间,增加“社区(群)经济”维度,提出建立《官法典》《民法典》《刑法典》以建立良好的营商环境。

 

作者主张在中性意义上使用“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概念,资本主义追求“资本增值”,即不断追求利润最大化和资本无限增值,是法制社会(与宗法社会对)和自由经济条件下,人们追求社会财富获得人生幸福的一种生活方式。资本增值,首先是生产资料资本、生活资料资本和生产力资本三大资本所有者的资本增值。资本所有者不同,“资本增值”的类型自然也不同。所谓“私人资本主义”、“股份资本主义”、“集体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人民资本主义”等等分类,就是由此而来的。同时,这一分类本身,清楚地表明资本主义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历史过程。

 

最后,共生经济学建立了资本社会化与社会资本化的分析框架,讨论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趋同性。并指出:无论美元“霸权”地位的维持与动摇,都必须牢记一个常识,真实货币的本质是债务,债务发生的前提是信托、信用、信誉,是最大公约值的公信力。归根结底,公信力是超主权货币之“锚”。那么,“超主权货币”或“共生币”一旦诉诸实施,那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在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都不会实际流通,但却同时又承担着沟通地球上所有不同货币间交易结算使命的货币符号——即“互命互运,全球共生”的数字货币。

 

第四部分:承接主流经济学

 

共生理念与共产主义在思想动机上,可谓一脉相承,又有本质不同。在洞悉新老《资本论》的基础上,共生经济学解决了新老资本论未能解决的问题。

 

新老资本论是指皮凯蒂的新资本论和马克思的老资本论,他们都共同探讨了财富分配的不平等性,马克思主张通过革命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皮凯蒂主张利用税收的形式调整贫富差距。但是,无论是《资本论》,还是《21世纪资本论》,其理论视野都局限于权利观念或权利智慧(自由主义、平等主义、民族主义)及其地缘政治表达——“天赋人权”和主权国家的世界秩序范围内取像分析、指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因而未能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身心灵)三大关系过程展开叙事。

 

共生经济学从剖析局限于权力智慧的各种“资本论”和“社会论”(或“权利论”)入手,发现既然八二定律、九一定律或帕累托定律不可避免,而帕累托改进又遭遇思维方式上路径依赖、价值取向上利益羁绊以及相应体制机制的制约,那么,仅仅着眼于抑制和缩小贫富差距,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现行单纯经济学观点及理论努力不能解决问题。经济学家和政治家的工作,根本不是要拯救或传承什么主义(衣钵),不是在效率与公平、市场与政府、供给与需求孰先孰后、孰轻孰重或调和中转圈圈,而是把人类个体生命自组织的社会性“生产-交换-生活”,看作一个关系过程,并且在现有技能和工艺条件能够达到的程度上,建构一个“人类同自然界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的趋零边际成本的共生社会!

 

这样的共生社会,又称为社会资本共生体,并有其自己的结构和功能。社会资本共生体包括三大基本要素: 共生单元(Symbiotic Unit),共生能量(Symbiotic Energy)和资本-社会生態矩阵(Ecosystem Matrix),分别对应社会共生的“本体(组织)要素、能源(价值)要素、规矩(伦理)要素”。共生单元(U,因子、信源、动机),是指构成共生生存形態关系的物质本体,是共生能量生产、交换和分配的基本单位。资本-社会共生生態矩阵,可以用来指称涉及资本-社会共生生态所有时空因素的有机总和,凡是影响共生单元运动,对形成共生能量的生产、交换和分配良性互动关联互利共存的点、线、面、块、体,包括共生基质、共生接口(界面)、共生环境在内的不同种属生命活体,都属于生态矩阵范畴。共生能量(E,效能、价值、尺度),是指共生单元通过共生矩阵(基质、环境、接口)所产生的共同收益成果。共生能量的分配和交换,正是困扰新老“资本论”作者以及帕累托等诸多伦理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家,并希望得到改进的地方。而资本-社会共生能量概念的提出,则为我们认清资本(财富)的由来、实质和影响,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社会财富这一共生能量(E,效能、价值、尺度)的产生、交换、分配,主要视不同特性生产力资本拥有者这一共生单元(U,因子、信源、动机),对于生产资料资本在共生矩阵(M,基质、环境、接口)中的使用过程而决定,而非取决于生产资料资本的拥有与否,仅仅拥有或获得生产资料资本既不能为其拥有者增加财富(共生能量),也不能增加社会总体财富。要使生产资料资本充分发挥社会财富增殖的作用,完全可以甚至应当将生产资料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实行必要的分离。这是“存同尊异,间道竞合”思想的一种展开。由此,共生经济学为资本论未能解决的问题提供了答案。

 

而张五常提出的经济学三原理为共生经济学的建立提供了工具。

 

第五部分:哲学-经济学更生

 

本部分讨论共生社会生活方式再选择可能的现实路线图。共生经济学(Symbionomics)基本方法是:从“仨自组织人”出发,建构以“共生权”为法权基础,以开源社区、“共生链”AI为技术基础,超越“公有制”“私有制”两极选择,建立健全一种符合共生法则的“社会再平衡”生(动)態机制,积极主动地在现行“政府经济(公共物品)”与“市场经济(资本复利)”二元对立形態之间,引入“社区经济(生息创新)”形態之维,开创三大经济形態(economic form)并行不悖“相互作用、共襄生成”的新格局,以走出“市场自由与政府操控周期性的世纪钟摆”困局,化解城乡市农冲突、社会阶层冲突、官民(含劳资)建制冲突,重建世界秩序,为实现“从追求国家资本高增长到追求国民生活高品质”的政策实践和制度设置这一伟大历史转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石。

 

在技术上,将顾客的需求与高效的供应体系相连接,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合作各方的无缝连接,获得更高效率的问题解决方法。共生的逻辑是让组织形成命运共同体、拥有集体智慧的过程中,互为主体、灵活高效、整体合一,能够实现系统中任何一方主体都无法单独实现的高水平发展,这种全新的组织逻辑生成了一种整体高效的综合有机系统。

 

在现实策略上,采取顶层设计与底层驱动相向动员机制。顶层设计要有术、有道、有逻辑前提、有历史前提。任何缺乏底层驱动的顶层设计、产业规划,都要么有偏向偏袒,要么无法实施,终归会被推倒重来,造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科技人文资源的极大浪费。中国及欧日韩台地区近年自发兴起的社会企业、“新上山下乡运动”、社区建设和共生思潮,与美国“新经济运动”好有一比,其核心议题,提出的战略转变,一是重返公民社会意义之下的社区建设;二是重塑所有权制度以赋予社区自主经济能力和实现经济民主;三是通过两个方面的转变开启新的分布式社会格局,为共生社会生態文明建设开辟了现实的可能性。

 

19大阙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Harmonious Symbiosism Between Man and Nature)思想和基本方略,并综合17大“生态文明”战略、18大“五位一体”布局,因此我们提出“生态文明统领,共生思想为魂”的全息共生、全球共生新世界秩序构想,以超越“威斯特伐利亚和约”(1648)以来建构的世界秩序!与此相应地,在联合国改革和全球治理问题上,我们建议联合国和国际社会,制定并颁布继1948年12月10日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后的又一个划时代历史文献--即《全球共生宣言》(Global Symbiosism Declaration)!

 

因此,我们在理论思维上、技术上、策略上和现实诉求上,具备了实施共生经济的充分必要条件。

 

第六部分:经济学的序章

 

我们在充满混沌、无序、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中,看到世界陷入市场自由与政府管控世纪钟摆周期性困境的同时,出现了两种情势:一是仅仅靠市场交易、政府规划作为维系现版世界纽带的状况,已然显现其脆弱的临界状态;一是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及可预见的心(星)联网普及,以强有力的社区生活纽带连接起来的新世界,正在脱颖而出。

 

任何“文明新时代”,都有与之相应的“活的灵魂”,这个文明的活的灵魂,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三大关系的本质和基础。如今,我们要“走进社会主义生態文明新时代”,也必将重新确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三大关系的本质和基础,即把人类已然遭遇“增长的极限、对抗的极限、施恶的极限”三大极限的工商文明体现的“权利关系”,转换为生态文明的“共生关系”。于是,时势呼唤让生产回归生活,让生活呈现生態,以社区经济为托底的社区、市场、政府三大经济形態共生襄生长之超序新世界,成为可能——共生经济学,开启超序自然之美!

 

共生经济学认为,当今世界最大的政治是人的身心灵健康。经济的发展绝不是追求一个数字,一个GDP增长率。人的发展才是经济发展的本质。归根到底,问题还在人和人性本身,是人的身心灵健康。“身心健康”是所有生灵的“课题”,唯“灵的健康”属于人类特有。因此,共生经济学将理性经济人的“投资-消费-进出口”,转换为以仨自组织人的“生产/生长-交换/配置-生活/生态”为理论出发点;将“产業”转换为“生態”即全生態经济学版图,顺势将“政府经济-市场经济”二元对立形態,扩展为“社区经济-市场经济–政府经济”三大形態相互作用共襄生成;将资本增值/减值的GDP价值参量,转换为资源能效/能耗的GDE价值参量。

 

经济学和经济学家天生就是为政府提供服务。经济学家们的职能,就是正确地告诉政府:国家财富是怎么来的,财富应当如何分配,财富增长遇到问题时,政府应当怎么办,经济运行在什么状态下将会有怎么的风险以及如何化解。现代经济学奠基之作《国富论》及其作者亚当·斯密是如此,拯救大萧条的《通论》及其作者凯恩斯是如此。亚当·斯密主义成为后来一切共和制民族国家的政府处理经济问题与社会问题的圭臬。共生经济学是回归完整的亚当·斯密主义,它关注的是“民生、官生,恊和生,是谓共生”的问题。

 

由此提出:“改革原来的改革”是当今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解决重大问题,必须有重大理论做基础。不能再搞“打土豪,分田地”的武革,又不能回到“打倒黨內走资本主義道路的当权派”的文革。因而必须从原点上反思:当代中国改革的目的和本質,究竟是什麼?改革的目的,是让中国成為一个现代正常國家,改革的本質,是完成中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转型,所谓实现“权控市場經濟”,不是改革的目的。

 

共生思维既超越了跟着领袖造反的“文革”思维,又突破了集体官本位的“改革”思维,含2008年后中国政学军界“美国衰落中国崛起”这一严重历史性误判(背后依旧是传统的“出人投地光宗耀祖”)的斗争思维,给当代中国各阶层以方向感(依靠人民,重建社会)、安全感(瘦身去瘤,培元固本)、希望感(生态统领,共生为魂),从而完成了对基于主体思想的“双革思维”的历史跃迁!

 

但愿全体官民遵循共生底线,自己活,也让别人活,而不要陷入自己邪恶,也让别人邪恶(live and let live,not do evil and let evil),重建世界秩序,形成Social priority的全球共生主义。

目录

哲学-共生经济学笔记……………………………………………………………………………………….. 1

内容提要…………………………………………………………………………………………………………. 3

共生哲學觀察(自序)…………………………………………………………………………………….. 3

目录……………………………………………………………………………………………………………….. 6

温铁军: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本无心………………………………………………………. 9

何玉兴:爱的践约…………………………………………………………………………………………. 12

 

第一部分:改变货殖经济学思维.……………………………………………………………………… 18

1.林德培、錢宏:赎福共生,普惠全球…………………………………………………………. 19

2.孞烎:怎么办?假如明斯基时刻来临…………………………………………………………. 25

3.如何走出当前中国经济困境?………………………………………………………………………. 28

4.不要再抽國計民生的血!…………………………………………………………………………. 36

5.政府应该干的正经事!…………………………………………………………………………… 39

6.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质和目的是什么?…………………………………………………. 43

7.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48

8.互命互运,全球共生:中国模式与美国模式各有改变空间………………………….. 53

9.“3W难题”的出路在哪里?……………………………………………………………………….. 69

10.构建趋零边际成本的共生社会………………………………………………………………… 74

11.千万别小觑“草根的生態经济运动”!…………………………………………………… 81

12.共生就是对内开放赋能…………………………………………………………………………… 87

13.精神上的重生:如何避免下一次更大的疫情和灾难?……………………………….. 92

14.中美变和游戏规则与双S底线思维…………………………………………………………. 100

15.遏制“超级地租”,将土地资源归还社会………………………………………………. 108

16.写在聯合國又一个國際日……………………………………………………………………… 114

 

第二部分:经济学参量转换新范式.………………………………………………………………… 117

17.赵启正、钱  宏:“生态经济模式的GDE参量”刍议…………………………… 118

18.破解GDP迷局,彰显GDE格调……………………………………………………………… 124

19.对刘鹤先生《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的延伸思考………………………….. 137

20.十字路口的改变…………………………………………………………………………………… 146

21.从产权理论,到共生权范式的历史跃迁………………………………………………….. 154

22.竞合共生,破解冲突…………………………………………………………………………….. 165

23.中国经济潜力呼唤新经济学思维……………………………………………………………. 178

24.建立生態文明建设评价体系须有与之相应的经济学思维………………………….. 185

25.再论新国民“生产-交换-生活”账户核算体系…………………………………………. 204

 

第三部分:哲学-经济学前沿思考……………………………………………………………………. 214

26.厉有为、钱宏:改良社会政治生態与“劳动价值论”的当代扬弃……………. 215

27.建议五一劳动节更名为:劳资共生节!…………………………………………………. 219

28.这个世界需要新秩序…………………………………………………………………………….. 223

29.共生菌如是说:人类文明止步,自然需要安寧……………………………………….. 226

30.赵本东:人类与微生物共生程度评价方法…………………………………………….. 234

31.从“增长黄金率”到“健康黄金率”刍议………………………………………………. 236

32.泰勒获诺奖,经济两导向……………………………………………………………………… 240

33.解放思想:从资源配置-姓社姓资,到孰公孰私?………… 

34.“四中原则”对应“孰公孰私”等观念变革…………………………………………… 247

35.放下“孰公孰私”背负,中国企业方能恢复正常…………………………………….. 253

36.对内开放:共生是检验真理的价值圭臬(提纲)…………………………………….. 261

37.共生经济学ABC……………………………………………………………………………………. 264

38.试论超主权货币的哲学-经济学基础……………………………………………………….. 266

39.赏罚并重的赎罪共生:DMW如何获得灵魂?…………………………………………. 295

40.资本社会化与社会资本化的分析……………………………………………………………. 302

 

第四部分:承接主流经济学…………………………………………………………………………… 315

41.当代中国人才真正绕不开马克思主义!………………………………………………….. 307

42.“共生论”将如何接着新老“资本论”说?…………………………………………… 316

43.刘入嘉、芳孞子:“三大经济形态”共襄生成,走出“世纪钟摆”………… 328

44.资本-社会共生体的内在结构与外在功能………………………………………………… 341

45.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的结构性缺陷………………………………………………….. 351

46.从张五常经济学三原理,看“共生经济学”将应运而生……………………………. 

47.再说张五常的经济学,为孩子们建座共生博物馆!………………………………… 359

48.如何走出“转型中期陷阱”?………………………………………………………………… 371

 

第五部分:哲学-经济学更生………………………………………………………………………….. 390

49. 从国民财富到全球財富性质和原因的思考………………………………………………. 391

50.陈春花:共生型组织及其四大特征……………………………………………………….. 398

51.五百年來誰著史,八萬里路展風流………………………………………………………… 403

52.游小建:共生之可能,一个后工业社会的愿景……………………………………… 421

53.未来中国经济立法,应反身民生之本!………………………………………………….. 429

54.当代哲学宣言………………………………………………………………………………………. 434

 

第六部分:经济学的序章………………………………………………………………………………. 444

55.作为社会哲学的“当代经济学”刍议…………………………………………………….. 445

56.回归完整的亚当·斯密主义!……………………………………………………………….. 464

57.思想价值论:导引人类走向共生文明…………………………………………………….. 471

58. 当代中国会继续找替罪羊式的武革或文革套路吗?…………………………………. 473

59.重建世界秩序:Social priority的全球共生主义…………………………………………. 480

60.关于在温哥华创建世界第一个“全球共生历史公园”的吁请……………………………

后记…………………………………………………………………………………………………………….. 488

 

附录…………………………………………………………………………………………………………….. 489

1:共生经济学诞生回顾…………………………………………………………………………… 489

顾光青:人类经济学革命可能从中国开始……………………………………………………. 489

2:文摘……………………………………………………………………………………………………. 491

全球13位思想家预测:疫情后世界秩序将何去何从?………………………………….. 491

3:访谈……………………………………………………………………………………………………. 501

为何WEF达沃斯论坛后亟需一个全球共生论坛(GSF)?……………………………… 501

 

注:目录中未署著作者的文章,作者均为:钱  宏

 

附录:

 

GDE价值参量与经济学的8大转变

 

经济健康黄金率水平,将同时给出:1、判断一个经济体正处于、高于、或低于“黄金率状態”的数量标准,这部分(数量标准)可以用一般等价物,即货币量来衡量,但是不够,还必须能够:2、判断一个经济体正处于、高于、或低于“黄金率”状態的能量标准(如能效/能耗),这部分(能量标准)由于衡量标准比较多,如何设立能量标准?有待研究;3、判断一个经济体正处于、高于、或低于“黄金率”状態的文化价值标准(如诚孞度/公孞力),这部分(文化价值标准)的衡量标准同样比较复杂,如何设立文化价值标准?能不能用“孞用量”(Good记录统计)或“孞息量”(孞源、孞道、孞果与受孞者预知之比),即比特(Bit)来衡量?有待研究。这里主要是提供思路。顺便说一句,共生经济学认为,货币,即价值承兑通用凭证,无论是债权,还是债务的“价值承兑通用凭证”,货币的本质,都是一种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标识和孞息(Information)。

 

 经济健康黄金率,将导出共生经济学(Symbionomics)“从资本论的分配经济学,到社会论的共生经济学”的8大转变:

 

第1个转变,基于“三大生命自组织力与外连接自平衡力”充要条件,从“理性经济人假设”的投资-消费社会,到内外开放赋能的“组织共生人假设”——仨自组织人(你、我、他政治自组织人、经济自组织人、文化自组织人)生態-生产(含人自身生产)-生活恊和互助社会,势所必然。

 

第2个转变,共生经济学的共生权(the Symbiorights)理论,超越“产权理论”框架下的“公有制”与“私有制”、“政府管制”与“市场自由”的两难选择。因而共生权,也超越传统工程学或伦理学的自由主义经济学、结构主义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的努力。

 

第3个转变,共生经济学推动社会进入“熵减-熵旋模式”,其中最重要的是基于“成本收益消长呈反比例”定律和“单位资源生产率”概念,提出GDE(Gross Domestic Energy)指数评价体系——一套不同于以资本增值/减值为指标的国民生产总值(GDP)统计方法和价值参量,即:以能量(孞息)能效/能耗为指标的国民生产效能(GDE)统计方法和GDE价值参量。那么,衡量政治经济组织行为的测量方式,从企业、政府两张资产(资源)负债表的累计,到自然、家庭、社区、企业、政府、社会(诚孞)六大资产(资源)负债表的综合。

 

第4个转变,从加法减法思维、赎罪上天堂,到乘法除法思维、赎福得共生;从学科化广义职业教育,到“三本通学教育”--发现本心(身心灵健康教育);成就本事(博雅通识觉知教育);守住本分(全人格教育),以克服不同“文化属性”带来的惯性与惰性。

 

第5个转变,从“市场经济-政府经济”两种经济形態周期性世纪摇摆困局,到“社区经济-政府经济-市场经济”三大经济形態(Economic form)全生態并行不悖“相互作用、共襄生成”的新格局:a、“有效用边际”的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资本利润最大化);b、“有绝对边界”的政府经济(Government economy公共产品最优化);c、“零边际成本”的社区经济(Community economy休养生息最惠化。

 

第6 个转变,共生经济学通过区块-共生链将“仨自组织人”共享交易成果落实在生产、消费、确权全过程的各相关方,从追逐权、钱、性特权奢侈浪费的生活方式,到实行一种人人健康、简约、高尚、富有尊严而可持续健康幸福的自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共襄生长的普惠生活方式。

 

第7个转变,共生经济学倡导“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三链重组的零关税、零壁垒、零歧视三零规则”新世界贸易秩序,以超越在国际社会事务中任何一家独大的念想和抱负,彻底跨越所谓“修昔底德陷阱”和各国官粹主义(Elitism)或民粹主义(Populism)操纵,让“任何统治全世界的帝国政治企图成为不可能”(康德)。

 

第8个转变,从超高国际交易成本、社会交易成本和边际效益成本的资本(垄断)-权力(操纵)民族国家,到通讯全开放、资源全自足、运载全覆盖趋零边际成本的全球共生社区(地球村)。这意味着化解文明冲突,重建世界秩序,国际社会亟需发起并签订《全球共生公约》,促进联合国改革,成立超主权、超人本、超文明的“全球共生理事会”。

 

您好!请登录

点击取消回复

已有1评论

  • 回复

    各位朋友,这是2020年为54万字的《共生经济学笔记(2008-2020)》写的一个小序,今天看来,除了讲到杰辛达回归家庭后影响力下降这一点,其他(包括新冠疫情)观察点,皆属于现在进行时,而序中展现审视、评估、追寻生命价值可能性的意识——共生经济学,更没有改变

    而且,共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八大转变,已经且将继续在拉美和南亚两个国家的社会政治变革新动向中得到方向性印证——阿根廷总统“反特权”的全方位社会政治经济改革和孟加拉国“反配给制”兆始的政治变革运动(诺奖得主尤努斯将再次伟大)!


    2024年08月27日上午3:04

购物盒子

igs002@symbiosism.com.cn

周一8:00至周五17:00,可以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