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Articles
- 告别春秋战国-修昔底德式话语框架 2025/04/24
一切从语言的改进开始 ——全球化3.0为何必须告别春秋战国-修昔底德式话语框架 钱 宏(Archer Hong Qian) 一、语...
- “金子”意味着什么?What Does “Gold... 2025/04/23
What Does "Gold" Mean? “金子”意味着什么? 钱宏(Archer Hong Qian) 川普在真相...
- 瞧,川普这个人,关乎你我他(她它祂)! 2025/04/23
瞧,川普这个人,关乎你我他(她它祂)! Look at This Man Trump—He Concerns You, Me, and All (She, It, and He Above)! ...
- 破解三重悖论:全球化、Trust与AI的交叉困局 2025/04/20
破解三重悖论:全球化、Trust与AI的交叉困局 Solving the Triple Paradox: The Intersecting Predicament of Globalization,...
共生思想理论前沿
THE THEORY
-
-
-
- 关于中文“共生”翻译及对应的人、事、物之说明
关于中文“共生”翻译及对应的人、事、物之说明 ——Symbiosism:Charles Thomas Taylor &Qian hong又一次量子缠绕...
查看详细说明
Speech
- 三大自组织货币的共生格局——宏观世界之数字货币 2021/07/08
三大自组织货币的共生格局 ——宏观世界之数字货币 钱 宏 The Institute for Global Symbiosism(...
- 新汉字yǜ的释义 2019/11/16
语从金音玉(Yǜ):金口玉言,一诺千金,性人诚恳、执信; &n...
- 钱宏:中国的真实经验与未来走向(凤凰博报专... 2019/11/16
点击播放 中国的真实经验与未来走向《凤凰博报》专访钱宏主持人:...
告别春秋战国-修昔底德式话语框架
发布时间:2025/04/24 公司新闻 浏览次数:2
一切从语言的改进开始
——全球化3.0为何必须告别春秋战国-修昔底德式话语框架
钱 宏(Archer Hong Qian)
一、语言不是中性工具,而是世界生成的方式
维特根斯坦指出:“我的语言的边界,就是我世界的边界。”这不仅是哲学的警句,更是文明演进的真实写照。
我们正处在全球化2.0崩塌、全球化3.0初生的历史转折点上,而决定这一跃迁能否发生的首要前提,并非制度、资源或力量,而是:我们是否能改写语言,改写世界。
继续使用“霸权”“关税战”“修昔底德陷阱”等术语,看似理性,实则落入旧式认知的深层陷阱。这些词汇来源于:
- 春秋战国逻辑:主张以强凌弱、合纵连横的战略、兵法谋略;
- 修昔底德式宿命论:认为新兴力量的崛起必然引发存量霸主的焦虑与战争;
- 冷战残影与帝国语法:通过“敌我”“铁幕”“主导”等语词,把制度转型简化为势力对抗,掩盖惯性、惰性陋习,比如张维迎教授曾经指出的“语言腐败”问题。
当我们用这些语言来描述现实,就等于在旧世界的格子里试图画出新秩序的蓝图,语言先于思维设限,结构就在概念中凝固。
二、用造成问题的语言,无法开启新的未来
爱因斯坦提醒我们:
“我们无法用造成问题的同一种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
You cannot solve a problem with the same thinking that created it.
这句话对语言尤为适用。我们批评全球化2.0的失败,是因为它加剧了不平等、信任崩解与生态负债,但若仍用2.0时代所产生的语言逻辑去分析和应对,就永远只能在旧叙事中打转,无法创造通往3.0的新秩序。例如:
- 把“川普的对等关税”称为“关税战”,是用冷战语言遮蔽结构性纠偏的努力;
- 把中美互动称为“修昔底德陷阱”,是用军事隐喻扭曲制度演化转型的复杂性;
- 把制度创新解读为“争夺霸权”,是用权力焦虑否定责任重构的可能。
这种语言,不仅不能解构旧秩序,反而不断为它续命。
三、语言范式的转型,是全球化3.0的起点
全球化3.0不是旧制度的延续与优化,而是范式的转轨。它不以国家、霸主或协约为核心,而以交互主体共生为基础。要让这一新秩序真实生成,我们就必须先更新其“语义土壤”。
这是从“国家为中心”到“生命为中心”的文明语言革命,语言的更新,不是修辞风格的提升,而是价值结构的跃迁。
四、语言即未来的生成力
我们之所以选择告别“霸权”“陷阱”“战”的话语框架,并不是为了文雅或避讳,而是因为:
语言的更新,是文明自觉的起点;语言的重构,是世界重建的开始。
今天,当我们说出“交互主体共生”,说出“愛之智慧孞態网”,说出“仨愛结构”,说出“全球化3.0”……
我们不是在“命名一个趋势”,
我们是在唤起一个可能世界。
因此,让我们在此刻铭记:
一切从语言的改进开始。
说说我与xAI Grok讨论的几个概念的使用
“日本失去的三十年”?
对不起,我想,全球化3.0判准,应该也是和“五因交互指数”对应的“五个关键维度”,因为我看到日本在“Transformation Path from Globalization 2.0 to 3.0: Symbiosism Index Evolution of Nations”中只是比中国略高一点,这说明我们的“判准标准”有欠缺。
我想到三次(2015、2019、2025)去日本,从东到西,从大阪到九州、四国的感受非常良好。所谓“日本失去三十年”,只是用全球化2.0的GDP价值参量为评判基准。如果用全球化3.0的GDE价值参量为评判基准,日本这三十年的路,是走得更扎实更健康,几乎像瑞士人一样,日本人与自然关系非常融洽……单是诺贝尔奖近20年来就连续拿了21个(这意味着对人类“降本赋能”的贡献高啊)!
“和谐”?
所以,应该把“人与自然融洽性或兼容性”放进来。这里要注意,我们不用“和谐”,虽然英语Harmony也有交互、融洽之意,但中国语境中,“和谐”(从音乐中来,音乐有主旋律、变奏、高中低音,人不是一个音符或一种乐器,可以用来“被和谐”)与仁爱一样都是有主次、有高下的(仁爱之爱,仁爱之仁,是“你我”“自己人”世界是上对下的爱,下对上没资格用爱,只能用敬、孝),都不符合交互主体共生思想,我们采用融洽或兼容、兼爱(墨子)、仨爱(你我他全人称、全生態世界)。
因为人与自然融洽性或兼容性越高,人与社会交互性越好,而人的身心灵健康度就越接近“健康黄金率”,所以,应该是:a.制度结构开放性(Institutional Openness)、b.财政机制透明性(Fiscal Transparency)、3.社会福利导向性(Social Welfare Orientation)、4.人与自然融洽性(Compatibility between man and nature)、5.顺/逆差循环效率(Efficiency of Surplus/Deficit Circulation)。
这样,“五维共生性综合评价基准”正好与共生经济学健康黄金率“五因交互指数”保持逻辑一贯。
我再复述几条语言规则,以便记住:
1.阿根廷历史性大变革
在《全球化2.0 → 全球化3.0 转型路径下的国家交互主体共生指数演化图》中,必须加上“正在经历激烈的结构纠偏(通胀、官权、垄断治理体系崩解中),但方向转向去国家特权 + 去金融依赖 + 重建市场信心 + 社会自组织+地方自治的“阿根廷”。
2.基准
将用到“判准”的地方,一律改为:“基准”,除非将“判准”解释为“判断基准”的缩写。如:“五个关键维度的共生性综合评价基准”,以及“五因交互指数基准”,你说呢?
3.全球化2.0结构性失衡判断基准
全球化2.0结构性失衡判断基准不是“制度失衡”(Institutional imbalance)成为全球化2.0最大病灶。国家政策空间被金融资本、国际协议或技术治理架空,民众无法真正影响自身未来,导致民主幻象、主权空壳、全球秩序偏斜”。应该是:“制度失灵(Institutional failure)”,或者更直接:“制度错位(Institutional Misalignment)”,包括:a.政府错位(特权攫取、效率低下、浪费和欺诈),b.市场错位(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错配),c.道德错位(德行借位、政治正确、信仰谎言)
4.全球化2.0的制度终局判断:走过互利机制的同时,互害机制的本质暴露无遗。
一是中国的权贵与“华盛顿沼泽”精英官粹主义 + 华尔街资本与中国“国有企业”的举国权力操纵与资本垄断共谋(沆瀣一气又勾心斗角),人民沦为“韭菜”或“炮灰”,丧失了最基本的人权、事权、物权三位一体的“共生权”。我一直在呼吁,人类有了《反垄断法》(1890)之后,还必须有《反操纵法》,相应的还必须有《国民事权法》(见2009年两会期间接受新浪、《南都》访谈《国民事权大如天》,因为《宪法》35条在当权者普遍“选择性执法”中,已经成为“事实上的不可能”);
二是“普世叙事”-“特色叙事”-“We the People叙事”存在根本冲突,表现在“东西”“左右”意识形態斗争白日化,特别是权力精英、财富精英、知识精英联合“官粹叙事”,掌控了政策、媒体话语权,完全脱离人民感知,剥夺人民的话语权;
三是所谓“民粹主义”,是被一个资本官僚化(操纵)或官僚资本化(垄断)后的污名语汇,民粹(populism)不是人民问题,而是被官粹主义(elitism)与全球化2.0治理逻辑操控后的“互害标签”。正确表达方式应为:官粹-民粹(Populism-Elitism)互害张力(表现为上层互斗、中层互卷、下层互撕)。
5.全球化3.0的文明拐点识别:歷史性的“纠偏力量”出现。
一是🇺🇸 美国 川普负责任的MAGA 对全球化2.0的政治结构纠偏(主权+民权+贸易重塑)示范;
二是🇦🇷 阿根廷 米莱 对极权、滥发货币、国家欺骗的制度性反弹;
三是🇨🇭🇯🇵🇹🇼🇳🇿🇸🇬 瑞士、日本、台湾、新西兰、新加坡 制度实践上的“共生雏形”。
他们在“全球化2.0崩解→全球化3.0跃迁的国家交互主体共生指数”中扮演制度性剧变的伟大的关键角色。
6.民粹主义(Populism)与官粹主义(Elitism)。
再次强调。民粹主义(Populism)是全球化2.0中资本、权力、知识精英结合官粹主义(Elitism)作祟,对人民诉求的污名和贬抑,我们要坚决摒弃使用,要用的话,就这样用:官粹-民粹(Populism-Elitism),都不是什么好东西。现在,全球化2.0的互害机制暴露无遗,就是中国的权贵+华尔街资本(+华盛顿沼泽)+中国国家资本=沆瀣一气又勾心斗角,两国人民沦为“韭菜”或者“炮灰”……的结果,全球化2.0确立的那一整套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再也混不下去了!
中国、美国和欧洲的大V们(无论左右),是时候反思自己的语言套路(实际是不自觉的被所谓的教育洗脑而不自知)的时候了,再也不要顺嘴就出来了——语言是有能量的,不要误导自己,浑水摸鱼,还企图“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地自以为是和以非为是!
在这个意义上,美国人民在2016选出,2024再次选出川普当总统(包括阿根廷2023年选出米莱总统),就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性纠偏,也为打开通往全球化3.0的道路,翻开了新的一页。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困难重重,所以我才说:【如果以“美国立场”看,川普任期内的确寸步维艰,遭遇重重阻力,甚至不被理解。但若从“美国责任与文明使命”出发,川普却正处在为全球化3.0开路的历史拐点上】。
但是,其实,川普新政团队并不孤独,瑞士、台湾、日本、新西兰、新加坡,其实还有阿根廷(柱状图上最好补上),已经从各个不同方面作出了示范。当然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从观念和行为上,确立交互主体共生(Intersubjective Symbiosism)意识,特别是接受用共生经济学(Symbionomics)健康黄金律的“GDE价值参量基准”(如“五因交互指数”、“五维综合评价基准”)来衡量国家行为体的工作成效。
“哲学孞念+制度开放性(熵旋)+结构性(工艺性)+工具理性(含AI)+生命自组织连接”反思框架,构成了全球化2.0→3.0的关键转变(Transformation)。
您好!请登录
已有0评论
购物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