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Articles
- 从“蒙代尔-孞烎不可能三角”说开去 2025/05/08
从“蒙代尔-孞烎不可能三角”说开去 无需看川普公开透明的100日内阁会议,也不必多说川普被《时代周刊》访谈主持...
- 超越布尔逻辑的“共生三元跃迁” 2025/05/08
超越布尔逻辑的“共生三元跃迁” ——从“增长黄金率”到“健康黄金率”的文明跃迁 钱 宏Archer Hong Qian  ...
- 敬告当值的或即将当值的各国领导人和精英们 2025/05/01
從不可能三角到可能三角:共生經濟學的結構躍移——破解全球治理與社會發展三元悖論的交易主體之道作者:錢宏(Archer ...
- 破解“对等关税”的奥秘——共生权典范: 全民命... 2025/04/28
The Secret Behind "Reciprocal Tariffs": Symbiotic Rights Paradigm — A Symbionomic Path of Universal Naming and Full ...
共生思想理论前沿
THE THEORY
-
-
-
- 关于中文“共生”翻译及对应的人、事、物之说明
关于中文“共生”翻译及对应的人、事、物之说明 ——Symbiosism:Charles Thomas Taylor &Qian hong又一次量子缠绕...
查看详细说明
Speech
- 三大自组织货币的共生格局——宏观世界之数字货币 2021/07/08
三大自组织货币的共生格局 ——宏观世界之数字货币 钱 宏 The Institute for Global Symbiosism(...
- 新汉字yǜ的释义 2019/11/16
语从金音玉(Yǜ):金口玉言,一诺千金,性人诚恳、执信; &n...
- 钱宏:中国的真实经验与未来走向(凤凰博报专... 2019/11/16
点击播放 中国的真实经验与未来走向《凤凰博报》专访钱宏主持人:...
俄乌战争是个意外,解决办法却需超常
发布时间:2025/01/03 公司新闻 浏览次数:211
俄乌战争是个意外,解决办法却需超常
——迈向交互主体共生的国际新秩序
Archer Hong Qian
时代背景
2022年2月24日暴发的俄乌战争,不仅是21世纪最为严重的地缘政治冲突,也再次揭示了现行国际秩序的内在矛盾及其脆弱性。
但是,在有过惨重的“苏芬战争”教训、有了成功结束“冷战”的经验、“海湾战争”对入侵者的惩戒、“科所沃战争”对人道灾难的干预、国际刑事法院以涉嫌反人类罪签发时任利比亚总统“逮捕令”的前车之鉴,以及国际社会耽于和平而对克里米亚、南奥赛梯事件表现相对软弱绥靖……大背景下,这场由入侵变为对抗的“俄乌战争”的爆发且持续至今,无论对于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人民,还是对于泽连斯基领导下的乌克兰人民,以及全世界以规则为基础爱好和平建设的人们,都是个悲催而沉痛的意外!
最令普京意外的是,乌克兰人民2019年选出一个“漫威式”超级英雄的泽连斯基已经在三年前的“5.20”宣誓就职,他临危不惧,凭借2017年川普第一个任期内获得的标枪反坦克导弹等武器和全民武装抗战,乌克兰很快挫败了俄军的进攻。
不过,这个悲催沉痛的意外,再次突出地暴露了现行世界秩序和国际法中“主权与人权”双重原则的根本矛盾!可以说,正因为这个矛盾的存在,导致任何化解国际、国内冲突的和平计划,都存在各执一端的偏蔽。如今,打了近三年的俄乌战争陷入僵局,不仅令双方疲惫不堪,却又谁也不肯停下来,而且所有和平计划,都难免偏袒一方,几近无解。
然而,中国有句谚语说得好:“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鸣又一村”。这场悲催而沉痛的正如川普所说本不该发生的“意外战争”,为我们重新审视并重构全球秩序,破解国际法中“人权与主权原则的矛盾”,提供了一个积极契机。
因此,我们Intersubjective Symbiosism Foundation(Canada),基于交互主体共生的哲学认知,反思现行世界秩序及二战炮火中诞生的联合国之得失利弊的基础上,不揣冒昧,抛砖引玉,提出和平解决俄乌战争的“第三条道路”方案,谨供交战方、国际社会,以及国际政治学界的方家批评参详。
我们谨以“意外论”、“矛盾论”和“解决论”三段论提出原则性意见。
第一部分:意外论——从势在必得到闪电战的失败
世界进入全球化3.0的历史时刻,不只是美国国内政策要改变,全球化2.0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更要改变,川普2020年败选也是个意外,让思维方式还停留在全球化1.0时代普京(他意识里表现为“俄罗斯化”)一念之差,陷入地狱般的战争境地。随着川普的归来(11月5日胜选,1月21日就职),他总体上必定要接续这种历史性改变(Transformation),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种历史性Transformation,无论是川普团队(不可掉以轻心),还是世人(不可守残抱缺),都亟需“交互主体共生”(Intersubjective Symbiosism)思维相互适应……
而且,仅仅从俄乌战争单一事件的爆发来看,虽有历史和地缘政治的深刻积累,但其具体走向却仍然充满了“意外性”。俄罗斯的“闪电战”战略、乌克兰的强硬抵抗与西方的迅速反应共同形成了戏剧化的对比。
1.普京的误判与战略自信
普京以“北约东扩威胁俄罗斯安全”平定“乌克兰法西斯”为由发动战争,显然预期了以下局面:
- 快速占领基辅:通过几天的“闪电战”逼迫乌克兰政府屈服,扶植亲俄政权。
- 西方反应迟缓:受制于内部分歧与能源依赖,西方国家可能仅限于制裁和象征性谴责。
- 乌克兰无力抵抗:乌克兰的军事实力与西方支持被普京严重低估。
- 国家观念落后时代:正如战争爆发后半年,莫迪告诉普京的,如今不该是战争年代。粮食、化肥和能源安全是目前世界的主要关切。
2.意外的多重爆发
最大的意外,是乌克兰人民2019年选出一个“漫威式”超级英雄的泽连斯基已经在三年前的“5.20”宣誓就职,他临危不惧,凭借2017年川普第一个任期内获得的标枪反坦克导弹等武器和全民武装抗战,乌克兰很快挫败了俄军的进攻。
- 泽连斯基的留守与领导力: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拒绝撤离基辅,以坚定的姿态激励全国,成为全民抗战的象征。
- 川普批准的军事援助作用:美制标枪导弹等武器在战争初期发挥了关键作用,大量摧毁俄军坦克,瓦解了“闪电战”计划。
- 俄军的后勤与士气问题:后勤补给不足、士兵士气低迷和战术失误使俄军遭遇重大挫折,战争迅速陷入僵局。
- 周围小国及欧美亚澳诸国同情和援助:国际社会对乌克兰的援助之慷慨,迅速出钱出力出人,特别是各国议会张开双臂接纳泽连斯基发表求助和公义演讲。
3.戏剧性的转折
俄罗斯试图通过速战速决达成战略目标,却因多重“意外”导致全面失败,战争转向持久消耗战。这种非线性发展不仅影响了冲突双方,也引发了全球秩序的震荡。
第二部分:矛盾论——主权与人权的双重困境
俄乌战争的背后深藏现代国际秩序的基本矛盾:如何在“主权神圣不可侵犯”与“人权优先”的双重原则中寻求平衡。这一矛盾贯穿国际法的发展历史,并在实际操作中屡次暴露。
4.主权原则的核心
-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传统:自1648年以来,主权国家是国际关系的核心单位,其核心是领土完整与内政自主。
- 俄罗斯对主权的扭曲:普京以“保护俄罗斯族裔”和“防止北约东扩”为由入侵乌克兰,试图重新定义主权范围。
5.人权原则的兴起
- 现代人权观念(相对自然权利)普适化:人权跨越了主权界限,成为《世界人权宣言》(1948)和《国际人权公约》(1966)约束下的一个全新概念。
- 冷战后的国际共识:人权逐渐成为全球共同体的核心价值,推动了一系列人道主义干预行动(如科索沃、利比亚)。
- 乌克兰战争中的人权危机:战争造成大量平民伤亡与流离失所,而俄罗斯的镇压政策进一步恶化了人权状况。
6.主权与人权的冲突
- 双重标准的实践: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与对乌克兰的支持,体现了人权优先的选择,但在叙利亚、也门等问题上却缺乏一致性。
- 民族自决的模糊性:克里米亚与乌东地区的独立意愿如何平衡主权完整与人权保护,是国际法的棘手难题。
第三部分:解决论——第三条道路与全球新秩序的重塑
俄乌战争的持久化反映了国际法内在矛盾的复杂性:一方面,民族(公民)自决原则要求保障居民的自治与人权;另一方面,主权神圣不可侵犯原则又强调国家领土完整与权利的不可分割。在当前条件下,Intersubjective Symbiosism Foundation(ISF)提出的“第三条道路”,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创新路径,核心在于以动态平衡实现主权与人权的交互主体共生。
7.当前方案的局限
- 普京的吞并计划:试图通过吞并争议地区达到既成事实,但这一方案违反“主权完整”的国际法,并加剧欧洲安全危机。
- 泽连斯基的全面收复计划:虽符合主权原则,不但在军事和外交现实中难以实现,而且,同样符合国际法“民族自决”原则问题,即乌东四州、克里米亚以俄罗斯族及东正教信仰与乌中西部各族东仪天主教的矛盾,仍然没有解决,且在过去三年被侵占情况下,矛盾只会加剧,乌克兰很难进行有效治理。
- 美国当选总统川普尽快结束战争“计划”:让乌克兰保证20年内不加入北约,美国继续供给乌克兰足够的武器;在冲突区域设立一个大约800英里长的非军事区。这个“计划”不管乌克兰和俄罗斯是否接受,但依旧没有解决“保护人权的主权神圣不可侵犯”与“高门槛的民族自决”矛盾。
8.两大原则的核心界定与平衡路径
(1)民族(公民)自决原则的实现路径
- 高门槛的独立自决:当一个国家内部的主权与人权矛盾不可调和时,允许争议地区通过国际监督的民主程序选择独立,但需满足高门槛条件:
- 地区居民在公投中以显著多数支持独立。
- 新国家必须具备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治理能力。
- 50年内不得并入他国:为避免新的领土争端,新独立国家在50年内禁止加入相邻的任何主权国家。这一原则确保了“保护人权的主权神圣不可侵犯”,同时避免独立过程成为相邻国家扩张的工具。例如:
- 苏台德不可并入德国。
- 科索沃不可并入阿尔巴尼亚。
- 克里米亚不可并入俄罗斯。
(2)主权神圣不可侵犯原则的再定义
- 在保障主权完整的基础上,为解决内部人权冲突赋予新的弹性机制。通过国际社会的中立干预和监督,既保护现行国家主权,又为冲突地区的和平变革提供空间。
- 将现有主权原则从“绝对不可侵犯”调整为“在特殊情况下的程序性调整”,以保障人权优先与区域稳定。
9.第三条道路的具体方案
(1)争议地区公投与国际监督
- 民主公投:在国际监督下,争议地区居民通过民主程序决定未来命运。公投选项包括:
- 保持现状(在乌克兰框架内享受特殊自治权)。
- 独立建国(成为主权国家并保持中立)。
- 特殊地位(如联合国托管区)。
- 国际监督机制:公投由联合国重新充实功能的“托管理事会”与“人权理事会”及川普提议的“欧洲国家”合署机构负责,而非现行“安全理事会”,以确保公平性和合法性。
(2)托管理事会与全球共生理事会的功能
- 重新激活托管理事会:将联合国“托管理事会”赋予新的职能,专门负责争议地区的公投、监督与后续治理事务。
- 提升人权理事会规格:将其功能从道义谴责拓展到实质性事务管理,确保新独立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 合署更名为全球共生理事会:未来,将这两个机构合并为“UN全球共生理事会”(UN Global Symbiosis Council),作为国际社会实现和平与共生的中枢机构。
(3)中立缓冲区的设立
- 独立但中立:新独立国家需保持中立身份,不得加入任何军事联盟,避免成为地缘政治对抗的棋子。
- 经济与安全保障:国际社会提供发展援助和安全保护,帮助中立缓冲区实现长期稳定。
(4)全球共生的技术支持
- AI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通过技术手段监督公投和治理过程的透明性,防止腐败、干预和不公。
- 国际多边参与:吸引包括新兴经济体在内的广泛支持,避免解决方案被视为西方主导的工具。
10.实施后的多重优势
(1)兼顾主权与人权
- 公投与独立自决过程在国际监督下进行,避免因双重标准而引发争议。
- 50年的并入限制有效防止地区冲突,确保新独立国家的稳定性与合法性。
(2)终结俄乌战争的现实路径
- 普京的战略顾虑消解:通过中立缓冲区的设立,俄罗斯失去了继续扩张的理由,同时也保留了一定的面子。
- 乌克兰的重建机会:乌克兰通过明确边界与争议解决,可以专注于国内经济社会的重建。
(3)重塑国际秩序的范式
- 安理会的地位调整:现行联合国安理会因常任理事国成为侵略者而失去合法性,全球共生理事会的成立将填补其功能空缺。
- 主权与人权的动态平衡:通过托管与中立机制,开创解决区域冲突的新模式,为全球其他争端提供借鉴。
(4)防止统治世界的帝国、联盟或轴心政治的再现 如此一来,任何国家、联盟或集团试图通过扩张或霸权统治世界的企图,都将因公投监督机制、中立缓冲区和主权独立原则而成为事实上的不可能。
11.全球意义:迈向共生的新国际关系
(1)推动全球和平共生 第三条道路不仅为俄乌战争提供了实际解决方案,还创造了更广泛的和平与稳定框架,推动全球迈向交互主体共生的新时代。
(2)奠定全球共生公约的基础 以解决俄乌战争为起点,为未来《全球共生公约》的制定提供具体实践经验,推动国际社会的全面合作与改革。
(3)赋能AI时代的新秩序 技术驱动的监督与执行机制为国际治理注入新的透明性与效率,提升国际合作的可信度。
结论:和平与共生的新篇章
第三条道路为俄乌战争的和平终结提供了现实路径,是一种超越传统对抗性思维和特权攫取资源的创新尝试。通过允可高门槛的民族自决机制与全球共生理事会的监督,可望解决了主权与人权的深层矛盾,同时,它还为重构国际安全框架与推动全球共生理念奠定了基础。
终结战争、重塑秩序,这不仅是对俄乌战争的解决方案,也是为全球和平与共生开启的新篇章。通过这一路径,任何统治世界的帝国、联盟或轴心政治企图都将成为事实上的不可能!
Transform of Trust组织平台:从降本赋能开始
当前世界格局的核心变革逻辑,即“大而无当”向“小即是美”的历史性转型。从交互主体共生(Intersubjective Symbiosism) 的思维来看,全球化3.0 的关键并不仅仅是国家形态的变化,而是 Trust组织 在新技术背景下的重塑。
1. Trust组织的重构:从“举国体制”到“降本赋能”
马斯克的成功,核心不只是私人企业的高效,而是基于全球创新网络的降本赋能模式,颠覆了传统举国体制的垄断性低效。
•航天:SpaceX 对波音及国家航天机构的超越,背后是小规模、高协作、市场化驱动的 Trust 机制,而非国家主导的僵化体系。
•AI:OpenAI、Anthropic 迅速崛起,挑战大国级 AI 计划,说明技术突破并不依赖国家,而依赖全球化人才和资本的信任网络。
•Web3:去中心化金融、DAO 组织、智能合约,都是Trust组织自演化的例证,绕开了传统国家主导的信任背书。
核心趋势:Trust 机制的转型,使得大规模集中管理的国家级组织模式,越来越无法匹配创新速度和效率。
2. 全球化3.0的本质:Trust去中心化,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必须转型
如果全球化1.0 是二战后美苏争霸的“地缘政治+工业经济”模式,全球化2.0 是美式金融霸权+全球供应链,
那么全球化3.0 的趋势是:
http://1.Trust去中心化:Web3、AI、私人航天、去中心化金融等新技术,使得国家不再是唯一的信任背书。
2.新型交互经济:经济增长不再依赖超级大国,而是更灵活的区域共生(如东南亚、长三角、加州科技圈等)。
3.国际格局碎片化:更多小国家独立,如苏格兰、巴斯克、加泰罗尼亚、库尔德斯坦等,新国家数量将继续增加。
这一趋势意味着,川普回归后的Transform,不只是美国自身的变革,而是全球政治经济体系的适配调整。
3. 俄乌战争是个意外,但Transform不能等意外
俄乌战争是全球化2.0末期的结构性意外,而川普2020年败选的“意外”加速了这一历史断裂点。但全球化3.0不会等意外结束才开始,它已经在现实中展开。
•如果2025年俄乌停火,国际政治格局会迅速重塑:
•俄罗斯可能被迫接受区域分裂的现实,类似苏联解体后的第二波解构。
•欧洲内部的经济信任机制将改变,德法核心的欧盟可能面临新一轮调整。
•全球安全架构不再是以美俄中三极为核心,而是Trust组织驱动的多极化新格局。
•川普的归来:意味着全球化3.0的启动,但它不仅仅是“美国第一”,而是Trust经济体系重塑全球秩序。
4. 80年间,国家增加三倍,全球经济却增长数十倍——为什么?
核心逻辑:国家增多 ≠ 全球化退化,而是Trust组织模式的演化。
•1910年50个国家 → 1945年60个国家 → 2000年193个国家 → 2025年可能达到195-230个。
•但全球GDP增长了几十倍,国际关系更加紧密,这说明国家数量的增加,并未导致割裂,反而提升了整体经济协作效率。
•Trust组织形态的变化,才是经济增长的真正推手。
大国分裂,并不意味着地缘政治冲突,而是全球经济系统进入更高效的自组织阶段。
5. “修昔底德陷阱”已过时:Trust经济才是未来
过去国际政治的思维,建立在“修昔底德陷阱”(大国竞争必然导致战争)的零和博弈上。但Web3、AI、去中心化经济正在让这种思维失效:
•军事冲突的边际收益递减:乌克兰战争证明,现代战争成本极高,而数字经济和去中心化网络正在降低国家战争的必要性。
•Trust经济体系正在重塑国家竞争规则:在AI、航天、金融科技等领域,国家能力的强弱不再取决于领土和资源,而取决于能否构建有效的Trust网络。
•地缘政治不再是唯一变量:未来的竞争不在于谁控制更多土地,而是谁在全球化3.0中找到最优的Trust组织形态。
全球化3.0,不再是“大国争霸”,而是“Trust重构全球”。
动态共生(Dynamic Symbiosis)视角下未来全球化3.0的可能路径。让我整合并深化以下几个关键点:
6.动态共生的未来愿景:从降本赋能到文化孞態网络
(1) 经济与文化的动态共生
•365天365个国庆日:全球每一天都属于某个国家的文化庆典日,促进文化多样性与经济流动,让全球贸易、旅游、创新产业形成持续的活力循环。
•全球化3.0:互联经济+分布式治理:类似春秋战国的多极体系,但建立在全球经济合作与技术共享基础上,形成动态共生经济(Symbionomics)。
•降本赋能,释放创造力:技术进步带来的降本效应,使国家间竞争从军事扩张转向文化、技术和社会创新的竞争,推动更健康的全球化模式。
(2)历史启示:最繁荣的时代来自“小国共存+开放贸易”
•地中海城邦体系(雅典-斯巴达-腓尼基):文化与商业繁荣,贸易推动科技创新。
•春秋战国(分而不乱):百家争鸣,竞争催生制度与文化创新。
•德意志邦联(多国共生):高度自治但经济一体化,促进产业革命。
•反面例证:超级帝国的僵化——秦一统后百家消亡,罗马帝国后期衰败,美苏冷战后的单极化困境……
(3)未来世界:地缘政治退潮,孞態交互兴起
•从地缘政治(Geopolitics)到孞態交互(SymbioPolitics):国家不再是强权主导,而是自组织的文化经济单元。
•“大而无当”让位于“小而美”:国家数量增至195-230个,全球化不再是单一强权支配,而是分布式共生。
•爱之智慧孞態网(Amorsophia MindsNetworking):超越帝国政治的交互机制,让统治全球的霸权企图成为不可能。
结论:动态共生引领全球化3.0,创造真正的全球互联文明!
未来世界的核心,不再是大一统的僵化帝国,而是“小而美”的全球共生网络。
每个国家、文化、经济体都能找到自己的独特位置,在孞態网(MindsNetworking)的动态协和下,共享繁荣与智慧!
Transform or be Transformed
•国家Trust组织正在变革,传统举国体制面临必要性危机,降本赋能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全球化3.0已经开启,Web3、AI、私人航天、去中心化金融,正在重塑国际秩序。
•俄乌战争是个意外,但Transform不会等意外结束才发生,川普回归是加速器,但趋势已不可逆转。
•修昔底德陷阱已经过时,未来的竞争是Trust组织的进化,而非地缘政治的争霸。
2025年,全球化3.0的真正转折点即将到来!
Archer Hong Qian
2025年03月22日上午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