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Articles
- 川普新政Trump’s New Deal——共生经济学... 2024/11/15
川普新政Trump's New Deal ——共生经济学:成本效率、游戏规则、资孞创价及时空意间 钱 宏Archer Hong Qia...
- 吾亦有忧 ——致美国第47任当选总统川普先生的... 2024/11/13
吾亦有忧 ——致美国第47任当选总统川普先生的公开信 “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马太福...
- 宏观故园之“自个儿的事”! 2024/11/11
宏观故园之“自个儿的事”! 钱 宏(Archer Hong Qian) 2024美国四年一次的大选已尘埃落定,中...
- The Big Vision, Big Mission, and Great Wisdom 2024/11/10
The Big Vision, Big Mission, and Great Wisdom— Written on the Day of Trump’s Election as the 47th U.S. President ...
共生思想理论前沿
THE THEORY
- 关于中文“共生”翻译及对应的人、事、物之说明
关于中文“共生”翻译及对应的人、事、物之说明 ——Symbiosism:Charles Thomas Taylor &Qian hong又一次量子缠绕...
查看详细说明
Speech
- 三大自组织货币的共生格局——宏观世界之数字货币 2021/07/08
三大自组织货币的共生格局 ——宏观世界之数字货币 钱 宏 The Institute for Global Symbiosism(...
- 新汉字yǜ的释义 2019/11/16
语从金音玉(Yǜ):金口玉言,一诺千金,性人诚恳、执信; &n...
- 钱宏:中国的真实经验与未来走向(凤凰博报专... 2019/11/16
点击播放 中国的真实经验与未来走向《凤凰博报》专访钱宏主持人:...
整合与超越新老轴心时代的智慧
发布时间:2019/10/02 共生思想史 浏览次数:419
——【复旦大学FIST课】现代危机与共生思想旁听记
作为全球共生研究院院长助手,在平常的工作中都会接触到钱老师的共生思想,以及共生思想对当今世界各种冲突,各种危机,各种困惑提出它的因应之道。但是,整个共生思想在我的脑海中都是处在一个混沌当中,对于整个思想理论的脉络不清晰,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我想很多对共生思想接触的人,跟我有同样的感受。造成我有这样感受的原因,我想有这几大特点:1)共生思想所涵盖的领域太广泛,需要深厚的功底才能弄清其脉络,2)跟我从小到大被动式接受教育的方式有关,学习知识并不是激发自身灵动力去追根究底,3)共生思想也从未系统的开设过史论结合的课程,告诉我们共生思想为何可以解决全球性的问题,为何可以超越轴心时代,开启共生新时代。
得知钱老师7月2-13日要在中国著名学府复旦大学开设《现代危机与共生思想》这门课,我非常激动,也非常期待,因为这门课是一门面向各文理院系硕士、博士研究生开设的综合性选修课,而且面向校内外开放。所以我特地从湖南赶来,一边配合助教张汝斌同学做些辅助教学的工作,一边仔细聆听和体验课程。这门称之为“FIST”(复旦大学夏季集中式授课)课程,以问题为导向,以思想史为基础,调动当代人生活经验积累,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课程从现代国家所共同面对的三种危机——生态(含经济)危机、社会(含心理)危机和国际关系危机切入,阐明基于共生思想的解决之道。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明了共生思想的源起与流变,从而更好地把握共生思想在解决当代问题的特殊价值。复旦大学研究生院认为,该课程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认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有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身、心、灵健康)三大关系和谐共生、多样共生、全球共生等方面的重要内容。12天的课程我全程参与,收获非常大,同时也找出了我前面所说问题的三个原因。接下来我将分享我对这门课的感悟!
该课程有三大创新:
一、课程教师结构设置的创新——学院派和非学院派的合作,大有“礼失求诸野”的开放气概。在复旦大学确定的四名主讲老师钱宏、程一恒、胡守钧、徐珂之外,钱老师本人延请在相关领域卓有成就的非学院派学者参与授课,理论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更加理解共生并不是停留在概念层面的理论,而是对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其指导意义。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学习“共生场”。
二、课程教学方式的创新——报告+讨论+论文。特别是,课程部分尝试引入“世界咖啡集体对话”模式,分别邀请四位资深人士何永平、陈学军、张立德、许金声参与讲授和对话,因为在全球化的今天,不同的文化和利益主体之间都在尝试建立文明对话机制,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中寻求共识,在成就、发展彼此中拉近心灵的距离。可以说,人类历史上大部分的新观念和社会进步产生于对话,《现代危机与共生思想》课程,正是以问题导向进行的观念对话。引入“世界咖啡”头脑风暴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讨论当中,调动其自身的生命自组织灵动力,尤其是涉及当下的热点议题时,学生们的讨论甚是激烈,让所有参与者都融入了这个学习的“共生场”。
三、课程内容的创新——跨学科教学。钱老师说他是一根线,各个领域的精深研究者是一颗颗珍珠,这堂课就是一个串珍珠的过程。我认为这个比喻非常形象,整堂课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世界在这一个多世纪中高速发展,中国尤其在这近40年发展迅猛,但同时也带来社会危机,生态危机,心理危机,经济危机,国际关系紧张等一系列的危机,如何应对这些危机,是此课程所要探讨的的重点。
课堂开篇,著名“社会共生论”学者胡守钧教授就共生理念和工具作了解读,他说共生是一种以资源为纽带的关系状态,无所谓好坏,他区分了多重共生关系,并对斗争哲学和绥靖哲学、个人主义和群体主义分别进行了批判,主张以社会共生关系为中心来对待社会,倡导合理的社会共生关系实现阴阳平衡。
钱老师则在第一堂课就开宗明义地指出:“如果把人的智慧比作灯光,那么,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灯光不知脚下暗的情况”,而FIST课的意义在于“帮助大家点亮自己心中的智慧之光,形成光光交澈,千灯互照之势,以臻‘共文良经天玮地,生明智照澈八方’之境!”由此,钱老师向大家提了一个问题:轴心时代的智慧,能否再次引领当代人类走出现代危机的“山重水复”迎来共生时代的“柳暗花鸣”?
我们知道,公元前8-2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的轴心时代,东西方思想界明星辈出,各大文明和宗教皆由此轴心时代发源。两千年来,“人类一直是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想和创造的一切来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是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比如宋朝的发展、比如文艺复兴运动后的发展、中国晚清到五四至今的发展,“轴心期潜力的苏醒和对轴心期潜力的回忆,或曰复兴,总是提供了精神力量。对这一开端的复归是中国、印度和西方不断发生的事情。”那么,在面对诸多挑战的今天,或干脆说人类整体遭受到现代性危机的今天,我们能再一次从轴心时代的文明中获得复兴的力量吗?还有,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基于轴心时代思想框架提出的由于中国文明较远离西方现代文明而可能成为21世纪的主导者,以及某些中国学者如汤一介由此提出“新轴心时代”能否解决现代危机?
于是,钱老师讲到了著名的培根命题:“知识不是印好的货币可以拿来就用”,“知识在书本之中,而使用知识的智慧却在书本之外”。钱老师认为,人类再也回不到轴心时代,因为现代危机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中世纪危机、晚清以来中国的宗法专制危机,人类面对的问题和要处理的事情完全不同:一是去轴心、去地缘政治的全球化生態化信息化问题;二是全球化、信息化、生態化问题,必须依靠对话而非“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的方式解决问题;三是对话的“五项前提性原则”(相关方到场原则、平等原则、充分表达原则、可妥协和学习原则、信任原则)决定了异质共生的智慧高于一切。
因此,当代人类注定要自创范式,而不是到现成范式中寻找安身立命之所!所谓“现成范式”,包括“西方中心主义”“东方神秘主义”也包括“中国中心主义”。针对这历史使命,钱老师提出一种可能的思想方法,叫“共生场论”(Sybiofield Theory),继而提出一个“从轴心时代,到共生时代”的命题,并将这一思想高度浓缩涵盖在一张“共生场论图”之中。也就是说,这张图是钱老师1986年发现“共生”和“全体共生”思想可以释放青年人参与解决世界和平(1985年世界青年年、1986年世界和平年分别提出“参与”命题)问题的热情和智慧以来,聚三十年研究之力提出的解决人类现代危机提供的一种因应之道。
程一恒老师在讲生态危机时,提到1972年罗马俱乐部的著名报告:人类已经面临增长的极限,高快速发展过程中,对大自然索取太多,把下一代子孙的资源都用尽,造成环境污染,许多物种濒临灭绝等生态背负,世界都在关注,并且提出各种治理环境的方法方案,但囿于设计思维、系统思维的局限,一层一层的剥离分析,最后遭遇末端治理的危机,却与原来的那个问题早已没多大联系。程一恒老师说,我们不能用造成问题的思维来解决问题,应该跳出系统思维,用共生思维驱动创新,找到源头解决问题。在课堂中程老师引导学生用系统思维和共生思维两种思维方式来讨论同一个问题,发现当用系统思维分析时,最后又回到了原点,路径越来越窄,而跳出系统思维,运用共生思维时,则豁然开朗。
中国的经济危机,换句话说是债务危机,可分为地方政府债务和企业个人债务,对于债务陈学军老师的观点是:“转变思维方式,把债当作资产、能力、资源、信任,人脉来看,债就是财富”。而陈老师的团队运用共生思维,区块链技术,打造了一个平台,将那些有债务的企业以及个人的债务聚集到这个平台,以前的“白条”可以作为流通凭证,按照资产与债务的一定比例来分配数字货币,在这个平台里你的产品,服务,能力可以做交易而达到债务的偿还。而基础是信誉,陈学军老师设计的这个平台,我认为非常棒,帮助企业解决严重的债务问题,这也将挽救很多企业以及企业家的性命。钱老师则基于他的共生经济学(Symbionomics)指出:“官生,民生,恊和生,是谓共生”。地方政府债务的本质是官生问题,所以,他给出的解决办法是:“正视庞大的上层建筑和超负荷经济基础基本矛盾,主动扶持社会自组织内生性活力与外平衡能力”,并且提出“共生权(人权、事权、物权)” 超越纠结于“公有制”与“私有制”产权理论,引入“社区经济形態”,超越“政府管控形態”与“市场自由形態”两极形态的周期性钟摆困境。同时,制订一部与“三大经济形態”相恊和的,由《官法典》、《民法典》和《刑法典》三部法典构成的《中国法典》。
在讲当代中国社会阶级出现社会大幅分化与结构性失衡时,徐珂老师重新阐释了橄榄型社会对中国社会稳健发展的意义。由此,他引出了一个“中国中产阶级的规模与特点”的问题供大家讨论。橄榄型社会适合民主制度,但当中国的中产阶级规模小,而且又带着某种天生软弱性,一旦遇到较大政治洗牌,反而容易造成社会失衡。所以,尽管他很向往民主制度,却并不赞成现在就用民主制度。这让我产生了一个问题:中国不可能成为橄榄型社会,那就永远不能实现民主了吗?还有其他的路径吗?我们又如何实现社会再平衡呢?钱老师结合共生经济学的观点,提出:人民的归人民,社会的归社会,政府的归政府,让生产回归生活,发挥公民,社会的自组织内生性灵动力,政府营造一个良好外部环境,两者达成一个动态平衡。社区经济、市场经济、政府经济三大经济形態相互作用共襄生长的设计,就是让生活的安心生活,让赚钱的专心赚钱,让服务的诚心服务。发挥各自优势,创建一个所有的人付出成本最低而获得的幸福度最高,尊严感最强之“通讯全开放、资源全自足、运载全覆盖的趋零边际成本共生社会”!这是我向往的未来世界!
一个人的幸福归根结底是心、身、灵健康的结果,而当今社会正面临着心理危机,张立德老师结合近代物理学的发现和佛学的精进,从哲学上提出“心物能一元论”观点。世界都是由粒子构成,在有和无中跳动,当我们开始观察,他的位置就定了,量子纠缠就是这么回事,科学知道,而人不知道,哲学知道人不知道,所以,人需要不断冲破既有知识、观念、习惯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张老师讲了一部《厕所英雄》的影片来加以说明,随后我也看了这部电影,我们经常被文化,习惯,执念束缚自己的思维,从而产生烦扰,困惑,甚至痛苦,而当我们打破执念,开阔思维时,一切迷障都能化解;许金声老师从他的全人心理学通心的角度,来告诉我们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五种共生关系,有一个黄金三要件:清晰自己,换位体验,有效影响。并且还做了现场体验,体验者也感受到这种方法带来的效果,我们目前的各种冲突,矛盾不就是没有通心而造成的吗?钱老师从文字的角度来阐述:“文字真正成为人类自我配置的打通和解开人人、人物、人神及身、心、灵间性的密码和密钥!文字是文明人类的天眼!”于是,我们大家有幸认识了钱老师创造的几个新汉字,他个人认为,这些新汉字中当今人类社会最需要的两个字,一是表达身、心、灵相互作用的,一个是处理三大关系的,由此建构一个继互联网、物联网之后的心联网(Internet of Mind)之可能。
人类目前面临三大极限(经济增长的极限、政治对抗的极限、文化强权的极限)、五大冲突(主权国别冲突、社会阶层冲突、城乡市农冲突、意识形态冲突、文明的冲突),人类已经走到了一个临界点,若没有新的智慧引领向前,人类也许会集体走向毁灭。联合国一直在关注这些问题,但始终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联合国成员国都在为本国的利益着想,前联合国副秘书长阿奇姆·施泰纳曾提出:“各国的领导人,有没有政治远见,撇开自己国家的利益,真正走向世界?”。对此,钱老师说,联合国致力于世界和平、发展、人权三大主题,决定UN不是欧盟、独联体、东盟、非同、阿盟、拉盟、G7、G8或G20,一句话,不是国家集团性质,不是排他性的利益共同体(Interest community)。联合国本身就是一个不舍弃任何生灵的引领人类和国际社会面对现实,引领人类化解冲突更新文明的地球公民共生体(Civil Symbiont)。全球共生研究院正在努力促成联合国率先形成“全球共生”的共识,以便将“全球共生”的大智慧,贯通从加利、安南、潘基文,到古特雷斯发起的“联合国改革”行动之中。因此,联合国当确立“全球共生理念”宗旨:1、颁布一份继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后的又一个历史文献,即《全球共生宣言》;2、将停止运行的“托管理事会”注入新功能与提升“人权理事会”规格,合并后更名为“联合国全球共生理事会”(UN Global Symbiosism Council,缩写GSC),并赋予其新的职能,而成员国不再仅仅是主权国家,还可以是NGO,国际跨国公司老总,国际组织,国际精英等,这样讨论问题可以抛开主权国家的利益,真正解决问题;3、并适时借助信息技术创新性推出“全球共生APP”以动态面向未来世界思潮的变化和挑战。看到这样一个设想,心里非常激动、感动,感觉希望就在前方, 希望这个设想能早日实施!
我观察并了解了一下,来上课的同学涵盖了50、60、70、80、90、00后年龄段,不仅有复旦大学的学生,还有同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的同学,还吸引了许多社会人士参与学习和对话,有的来学习一次路上来回要花四五个小时,甚至有同学专程从江西赶来全程12天参加学习,这种学习的精神非常令人感动!在12天的听课过程中,有感动,有激动,有希望,感动的是大家对新思想、新学科的渴望,激动的是来到这个课堂,就好像来到了一个小世界,一个思想激荡的共生场。每个人都不一样,学习的领域不一样,想法不一样,与他们交流,你会瞬间打开视野。大概这正是共生思维所需要的“存同求异”。在最后一堂课里,有一个环节,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我听到有人想上火星,有人要成为发明体,有人要尝试科学与哲学的结合走出一条道路,有人想建立一个去轴心的分布式Internet of Mind(心联网),来重新建构一个既不是胡老师阐释的社会共生论,也不是钱老师发现的共生场论的体系。让我看到了共生之光从这里燃起,这是一种希望!
我真的很感谢复旦大学首次开设了共生这门课程,让我们有机会系统的学习共生思想,养成遇事用共生思想加以处理的习惯。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希望明年能继续开设此课,让更多的人接触到共生,点燃心中的共生之光,化解冲突,重建世界秩序,生活在一个成本最低,幸福度最高,富有尊严感的共生社会之中!
作者:沈小芳,全球共生研究院院长助理
2018年7月15日初稿7月19日修改
您好!请登录
已有0评论
购物盒子